第三章(2 / 8)

平原 毕飞宇 10988 字 2021-06-12

了还跟在佩全的屁股后头鬼混,不说他了。指望不上的。三丫则不一样。三丫是孔素贞心头的肉,孔素贞所有的牵挂都在她的身上了。三丫近来的举止有些怪,再也不到洋桥上去了,每天天一黑就进屋了,上床了。孔素贞毕竟是过来的人,有数得很,这丫头骚了,发情了,一定是看上什么人了。这是素贞最为担心的时刻。素贞摇着扇子,想起了自己年轻的光景。孔素贞年轻的时候倒是享过几天的福,生在一个本分、勤快的人家。家底子殷实,有十几亩的水田。素贞的父母是那种能吃苦又节俭的庄稼人,吃穿上头一直都不犯愁,每一年都有所盈余。哪知道一解放,家里的那十几亩水田要了她们家的命,等划过阶级,坏事了,是地主。素贞还好,心里头有佛,想得开,反正这个岁数了,年轻时到底过过几年好日子,也不亏。难就难在儿女。他们吃过什么?穿过什么?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前世的孽。孔素贞没有作过孽,但她过完的好日子就是孽。别人冬天没有棉鞋,她有。别人不识字,她认得《三字经》,还背过几十首唐诗和宋词。这些都是孽。是孽就必有报应,万万没有料到,报应到自己的骨肉上去了。这是孔素贞最揪心的地方。满脑子都是血。现如今儿女大了,得娶吧,得嫁吧,困难了。说起来三丫是不用愁的,一个丫头家,横竖嫁得出去,更何况三丫有这般的模样。其实最难的恰恰是这个丫头。依照孔素贞的意思,原打算用三丫给红旗换一门亲的,在施家桥,都说好了。三丫却不答应。她看不上。三丫什么都不说,一双好看的眼睛就盯着天井里的那口井,意思都在那儿。素贞看见了,心都凉了,直发毛。狠不下心来了。素贞心一软,退回去了。这一退不要紧,两个人的大事到现在都没有着落。要是细说起来,倒不是偏心,素贞真心喜欢的还是自己的丫头。丫头像自己。红旗傻一点,丑一点,都不让孔素贞伤心,孔素贞伤心就伤心在儿子的身上永远也脱不了一副下作的奴才相,贱,一点血性都没有。既不像妈,又不像爸,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三丫呢,反过来了,血性又嫌旺了一点,心气又嫌高了一点。这一点都随她这个当妈的。当年的孔素贞也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主,她的父母给她说过一回亲,在中堡镇上,一个柳姓的裁缝家。素贞死活不依,就是喜欢长工的儿子王大贵,最终还是下嫁了。知女莫如母,素贞是知道的,三丫这孩子和自己一个样,不是什么样的男将都可以随便将就。看不上眼,就岔不开腿。要是“那时候”,无所谓了,当妈的由着你。可三丫你“现在”能犟么?都什么年代了?你是个什么东西?你三丫的裤裆不香啊。

利用歇夏的光景,三丫向她的妈妈要了几块钱,扯了一块十分便宜的洋布,水红的底子,蝴蝶花瓣的花色,替自己缝了一件花褂子。虽说是便宜货,到底是新的,鲜刮,三丫的针线又好,上了身很得体,还是称心如意了。三丫穿上花褂子,一天里头在村子里转悠了好几个圈,其实也不是现宝,而是有她的小九九,想碰见端方。想让端方看一眼。三丫拿针线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赌注,要是新褂子上身的时候一出门遇上端方了,就算有了盼头,遇不上,那就不好了。三丫没有如愿,一开头就不顺遂。其实是碍不上的。可女孩子家到了这样的岁数总难免有一些怪异的念头,神神叨叨的了。三丫没有碰到端方,十分地挫败。要是细说起来,三丫喜欢上端方的时间并不长,就是在麦收的时候。端方勤力,壮实,一点都不怕苦,不摆知识分子的臭架子,一下地就给了王家庄的姑娘们一个别样的印象。其实三丫并没有动过端方的心思。三丫很知趣。以她自己这样的条件,对于条件太好的小伙子,三丫是不敢的。哪里能轮到她呢。可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不敢,就越是会撞上。那一天三丫正站在跳板上,往水泥船上装麦把。端方挑着麦把过来了。端方的身子沉,脚重,一脚下去跳板就晃荡起来,三丫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