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朝堂险恶(1 / 2)

一路八百里加急,大藤峡大捷的战报很快就传到了兵部。兵部尚书伍文定收到战报又是喜又是忧。

喜的是如此大捷嘉靖肯定开心,兵部也会有奖赏,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免不了被嘉赏赐一番。忧的是王守仁的奇功威胁到了自己刚刚坐上的位置,这个不得不考虑啊。

年后嘉靖下旨,右都御史伍文定为兵部尚书提督军务,兵部侍郎梁材督理粮储,讨云南叛蛮。云南叛乱至今未平,损兵折将倒是不少。

再看看王守仁的战报,不费一兵一卒平定卢苏王受叛乱。以夷制夷,摧枯拉朽般地迅速解决盘恒数十年的瑶贼。

这两相对比真的是太刺眼了。伍文定立即将战报送到文渊阁,给首辅张璁。自己是张璁提拔上来的,肯定要和他通个气。

同一时间,锦衣卫的密信已经到了陆炳手中。这广西大捷战功中也有朱恒的一份,陆炳立即进宫,将喜讯告诉嘉靖。

嘉靖得知战报连声叫好。最近因为山西河南地震,他被百官上奏,要他做自我批评,以求得老天爷的宽恕。把他弄的头疼不已,如今总算有了个好消息,可以转移下百官的注意了,那自己的压力自然也会小许多。

嘉靖从来没想到过,当个皇帝如此之累。虽然是皇帝,但是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说的算的,还要每日与百官斗智斗勇。

这当大官的一个比一个精明狡猾,每天要和他们斗智斗勇,真的是心力憔悴,哪里有在陆安时那么逍遥自在。真怀念陆安的生活。

陆炳对嘉靖提到了朱恒对于广西大捷的消息传到朝中,百官的态度与打压功绩的疑虑。嘉靖又陷入了苦思。王守仁上次被打压,虽然不关自己的事,但是这次不同。

是自己请王守仁出山的,人家还为自己把事情做的这么漂亮,一定要重重地赏,否则会寒了人心。这样也能体现出自己用人之名。而且这份功劳朱恒也有份,自然可不能亏待他了,也为朱恒今后的升官打好基础,到时候有个由头,多些政绩。

相信消息已经到了兵部甚至内阁,嘉靖就等着百官们的反应了。

另一头,伍文定来到文渊阁,正巧吏部尚书桂萼也在。将战报给了张璁,现在边上不语。张璁看着战报直皱眉头,桂萼心想这下完了,广西平叛未成,这可如何是好。

谁知张璁看完战报后皱着眉头说“好一个王守仁,果然名不虚传。休息了那么多年,重新出山居然还没生锈。”

桂萼听了倒是心里放松了下来。只听张璁又道“这王守仁先平江西,再平宁王,现今又平了广西。这功劳如此之大,看来免不了要入阁了。一旦入阁,就挡着你的路了子实。”

张璁与桂萼自嘉靖元年开始就礼仪之争,为嘉靖摇旗呐喊。等到嘉靖取得斗争胜利后,二人也开始品尝胜利的果实了。短短几年间,从南京礼部主事,一个成了内阁首辅,一个当了吏部尚书。

虽说得到嘉靖赏识与感谢,但是两人的升迁之路也是一路斗争过来的。当他们回到北京,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看不起这两个投机倒把的官员。朝里还有像杨廷和这样的领袖存在。

两人一面取得嘉靖的支持与信任,另一方面拉拢人手,渐渐地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当杨一清致仕后,谢迁不肯做首辅的情况下,张璁顺利地做到了梦寐以求的位置。

接下来张璁立马整顿吏治,说到底就是排除异己,扶植亲信。虽然张璁在北京根基尚浅,但经过一番操作,现在手下还是有几个尚书侍郎的。

如今王守仁立此大功,如果压不住的话,凭着他的资历,回京后必然入阁为辅。到时候自己的地位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如此一分析,桂萼也感觉到了威胁。三人坐在那里沉思,想办法。原则就是这个功不能给他承认了,能打压多少算多少。

不一会桂萼说“我到有一个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