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秉持 "众生皆可度" 之念,纵是面对穷凶极恶之徒,亦以慈悲心相待,不肯轻舍分毫机缘。
这般菩萨心肠虽令人动容,却误了证道天机 —— 须知天道循环,善恶有报,纵容恶徒造孽,反违因果之道。
南海普陀山观世音忽心生感应,掐指一算,已知金乔觉症结所在:"此子虽具大愿,却不知慈悲需佐以智慧,仁德当辅以威严。若不亲往点化,恐其证道之期又将蹉跎。"
言罢,驾起祥云,直往九华山而去。
观世音化身妙善女子,弱质纤纤,挂单于化城寺。
此时的九华山,正有一伙山匪为害一方。
这帮强盗为躲避官府追责,便悄悄躲进了九华山中,他们生性残忍,无恶不作,让百姓谈之色变。
其实很多年前,金乔觉就曾遇到过这个名叫王龙的强盗头子,可他并没有除掉王龙,而是慈悲的劝其改过自新,回头是岸。
王龙知道自己不是金乔觉的对手,于是他立即就假意答应从此弃剑回乡,永不作恶。
这让金乔觉感到无比高兴,看来天下并没有不可渡的人了。
可金乔觉不知道,王龙并非诚心悔过,而是为了保命。
就在昨天,观世音所化的凡尘女子妙善在回山时突然撞见了这帮强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见妙善生有一副好容貌,于是便将她给抢走了。
金乔觉正在灯下批注《地藏本愿经》,忽闻弟子石丸匆匆来报。
这石丸本是猎户之子,三年前被金乔觉点化出家,虽剃度却未弃武学,常随师下山护持百姓。
“师父,王龙劫了妙善!”
石丸腰间佩刀出鞘半寸,刀柄上 “止杀” 二字被烛火映得发烫。
金乔觉放下狼毫,望着窗外:“速去县衙请捕快协助,不可鲁莽。”
金乔觉让徒弟石丸前往县衙,请求县令帮忙。
皆因大乘佛法以出世为念,实在不好瞒着官府行事,再说自己也不忍心看到血染沙门,所以官府出面解决此事是再好不过
石丸策马下山,行至松林深处,见妙善被缚于树,王龙正撕扯其衣襟,群匪哄笑围看。
他欲返身搬兵,却见恶徒已解下腰带,心知再迟半步,妙善必遭玷污。
一声怒吼,挥刀砍断绳索,护其身后。
王龙恼羞成怒,挥刀劈来,众匪持械合围。
石丸刀法精奇,却寡不敌众,肩头、后背连中三刀,血染僧袍,身受重伤。
匪众将其按在泥泞中,王龙扯着妙善的头发逼石丸下跪,狞笑道:"小秃驴,看好了 —— 你师父的慈悲,救得了你,救得了她么?"
言罢,当着石丸的面开始羞辱妙善。
石丸拼尽全力挣开束缚,扑向妙善,却被王龙一剑穿胸。
血沫自嘴角溢出,石丸望着妙善惊恐的双眼,将手中剑掷出:"接剑!"
妙善握住剑柄的瞬间,泣声道:"好兄弟,来世再报!"
剑光如电,刺入心口,鲜血溅在松针上,如开一朵妖冶曼珠沙华。
强盗王龙见美人已死,直接愤怒地将石丸给结果了。
此时的官兵才姗姗来迟。在官兵的围剿之下,其余强盗纷纷落网,只有强盗头子王龙跑了。
金乔觉在此时也赶到了这里,看着已经失去生命的两人,心中无比悲痛。
解下袈裟,为妙善盖上,金乔觉转瞬就到了王龙面前。
金乔觉的突然出现,吓了劫匪一跳。
"和尚,你徒弟的血,够红么?"
看清来人,匪首的挑衅声中带着颤音,却掩不住眼底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