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再见了,春秋晋国(2 / 3)

战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至于那些中国古代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典型,铁丘之战绝对就是其中之一。

晋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名人故事,细数一下,晋国大约有300位左右留名历史的风云人物,为我们奉献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春秋故事!

晋国公室、狐氏、先氏、赵氏、韩氏、荀氏、智氏、魏氏、范氏、羊舌氏、栾氏、郤氏等等晋国大家族,纷纷在春秋江湖精彩表演。

这些形成了后世许许多多伟大姓氏的大家族,他们从哪里来,如何兴起,如何壮大,如何没落,最后走到了哪里,使我们不禁掩卷而思。

晋国的历史,一开始是一个戏剧性的开端,两个身居高位的孩子玩类似我们现在过家家的游戏,于是便催生了一个桐叶封唐的历史事件,晋国因此而生。

但很快,晋国便陷入了全面内乱,最终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小宗代替大宗承继晋国公室的血泪史。

因为这场内乱,使晋国成为一个与任何列国不同的诸侯:公室力量极其薄弱。强大的晋国与衰落的公室共同存在,导致的结果是各大家族纷纷崛起。

晋国各大家族的斗争,主导了整个晋国春秋史。

斗争的结果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四大家族笑到了最后,携手进入战国时代,继续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剩下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大强国。

晋国春秋史还有一条主线,那便是长期与楚国争霸的历史。

齐国霸业衰落后,春秋江湖主要的便是晋国与楚国的争霸史,晋国和楚国共同成为掀起春秋风云的主角。

其他的诸侯,只是配角,甚至有的只是跑跑龙套的角色。

自晋献公时期开始,晋国一直强势屹立于中原的北部。晋文公、晋襄公时实现强势称霸,这个霸业,一直持续到战国初期!

春秋到底有几霸?

从晋国长期担任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的角度来看,自晋文公以后的历任晋国国君,都可称得上霸主!

我们熟悉的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只是一个观点而已。

因为关于春秋霸主的评定标准不一,所以各有各的观点。

百家争鸣吧,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值得尊重。因为,至少,提出观点的人,是熟悉春秋这段历史的,或者至少说,是热爱这段历史的。

从诸侯国家的角度来讲,真正在中原形成霸业的,笔者认为是三个诸侯,一是齐国,二是晋国,三是楚国。

春秋前期,齐国雄霸中原,但很快衰落。春秋中后期,晋国、楚国长期称霸。

至于秦国,一直被牢牢压制在河西,只能是在远离中原的西部,在西戎少数民族区域称称霸而已。

这不算什么霸业。

如同后来的吴国、越国这两个诸侯,虽然曾经击败过强大的楚国、齐国等诸侯,也曾北上中原,但只是在东南一隅。

当然,这只是笔者一家之言。

再见了,春秋晋国,感谢你为我们奉献了那么多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在读你的这段历史中获益良多。

之所以整理你的这段历史,就是因为你璀璨多彩的历史文化。

尤其是那么多历史名人,他们有的昙花一现,有的长期活跃,有的令人敬仰,有的令人憎恨。

但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曾经在晋国都掀起过属于自己的春秋风云,给予现在的我们极大的意义!

笔者的初衷本就是写一个个的人物笔记,写到后来,便形成了以晋国历代国君为序、以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杂谈。

将源于晋国的姓氏、成语、名人、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融入其中,适当运用了一些小说情节,也结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同时也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