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找到了(1 / 2)

第13章找到了

送完巧姑三人,李杰又在杭城逗留了几天。

70年代末的杭城,明显还带着几分土气,街上行人的服装普遍是黑白蓝灰,很少有那种艳丽的色彩。

不过,对比前面两年,老百姓的面貌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那种疯狂,少了很多。

两天后,李杰乘车返回了乌义县。

新年过后,各种活动依旧没少,回去之后,他基本没怎么闲过,这两天在华金,过两天可能就去了安吉。

“大学生知道吧,天之骄子,以后都是国家干部!”

在他看来,小陈老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哪怕只是上两天课,也会找到花名册,然后对照过往的成绩,一一进行针对性指导。

对方已经准备辍学了。

原来课还能这么上

李杰配合东奔西走,也不是全为了上级任务,更多的是办自己的事。

种地,干农活,挣钱娶媳妇。

这种情况,李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五十多岁的唐校长,很是和蔼,作为乡镇中学,真的没想到,竟然能把状元村的老师请过来。

每天晚上都是下半夜熄灯。

又过了一天。

“哦。”

正因为有这层便利,他才会配合宣传。

游走在各大乡镇。

位于农村的学生,不会想那么多。

一进村里,李杰就围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一次考上十八个大学生,可不是状元村嘛。

还是钱闹的。

然后,他找到了安吉县溪龙乡中学的校长。

“小陈老师,您说。”

有些家庭条件还可以,学生意愿比较强烈的,他会劝一劝。

顶多给他们出出主意,打开一下思路,让他们多关注上面的政策。

未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门回访。

“最后,再进行总结。”

对此,李杰没有盲目硬劝。

有人是被动,有人是主动。

而是遵循家里人的安排。

是的。

既然碰到了,李杰当然会劝一劝,黄翔过往的成绩不错,跟对方聊了一会,虽然黄翔比较内向。

如果继续上学,好好读书,未必不能考个大专,或者大学。

“当然。”

溪龙乡中学原来的教学方式,基本是照本宣科,没办法,真正的优秀教师,哪会来他们这旮旯。

跟踪走访乡镇中学学生成绩快速下降的原因。

搜集足够多的样本,然后写一篇报告,再根据原因,进行讨论,商量解决的办法。

次日。

说实话,这种教学方式对他们的冲击力很大,很大。

所以,考试什么的,根本无关紧要,黄翔既没有想过读大学,也没有想着出门干活。

救急不救穷。

这种情况,搁在这年月,其实很常见,别说是这会,就是十年后,二十年,一些偏远地区也时有发生。

整理花名册的同时,小陈老师还会在上面做备注。

接下来几家,情况都大差不离。

好老师都在县里、市里、省里。

他在安吉的一家中学花名册就看到了骆玉珠的名字。

李杰跟唐校长以及一位年轻教师一起踏上了家访的路,一共六个学生,预计需要两天时间。

怪不得年纪轻轻就成了省里的专家。

糖的味道。

看到李杰上课之后,唐校长算是服了。

听到这话,村支书心中一震。

第一家是白龙村。

那些条件实在太差的,他没有这么做,家里都快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