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站台(1 / 2)

问:如何在不干涉拍摄的情况下,挽救一部必扑的电影?

答案其实很简单,拿到影片的最终剪辑权!

导演,尤其是导演中心体制下的导演,非常喜欢在个人作品中搀杂一堆私货。

文艺片是重灾区。

商业片,同样避免不了这些。

何谓导演中心制?

即,在摄制组内,导演掌握所有的创作权和指挥权,如果遇到不同意见,导演拥有最终裁定权。

我国实行导演中心制,是从毛熊那边借鉴过来的。

而好莱坞那边,大部分是以制片人为中心,导演,顶多也就是制片人,或者说制作公司的工具人。

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创作形式不同。

前者,上限和下限都很低,如果是大导演,很可能拍出一部经典,如果遇到不负责任,或者说骗钱的,投资人的钱等于是打水漂了。

而后者,虽然锁死了上限,无法拍出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艺术片,但在制片人体制下,作品的下限是有办法保证的。

在制片人体制下,电影也是一种工业产品,只要遵照行业规律,或者说固定的架构,哪怕电影扑了,也不会扑得太惨。

显然,商业片更适合制片人中心制,而文艺片更适合导演中心制。

后世,随着各路资本涌入影视圈,导演中心制虽然还存在着,但也慢慢地向制片人中心制转移。

言归正传。

想要拯救林夏导演的处女作,难度是不小的。

《女人花》林夏执导作品的名字,单听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文艺片。

初版《女人花》,讲的是7080年代青年人的爱情。

但被沈淼淼改版之后,女人花变成了女主角的独角戏。

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千辛万苦考入了文工团,一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聚在一起,总少不了荷尔蒙。

但女主角却没有恋爱的镜头,她只有对爱情的憧憬。

所有的恋爱镜头都被移到男二和女二身上。

没错。

这部剧,没有男一。

男二和女儿的饰演者,都是林夏自己找的,她拍了那么久的v,人脉总是有一点的。

没必要再让别人推荐。

不过,男二和女儿的戏份并不多,年前进组的只有曾莉一个人,以及一部分特约演员。

简短的开机发布会后,几位记者顿时把李杰围了起来。

“尔军老师,你好,我是燕京时报的记者吴月,请问,你和林夏导演是什么关系?”

……

“尔军老师,《女人花》是你的作品吗?”

……

“尔军老师,你好,我是新闻晨报的记者冯霞,请问,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

现场的记者们,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说话的语速就跟机关枪似的,其实,这也不怪他们。

主要是李杰公开露面的次数太少了。

前天,他们收到采访通知,差点怀疑是假的。

什么《女人花》电影剧组?

这个名字一听就是扑街的作品,尔军是什么人?

知名音乐制作人,知名畅销书作家,怎么跑到这种小剧组参加开机发布会?

直到反复确认后,他们才确认了事实。

电话是真的!

采访邀约也是真的!

当然,这次采访中的利益交换,即使老黄没有明说,到场的记者们也都是懂得。

无非是给《女人花》电影站台呗。

回头写稿子的时候,要给《女人花》这部电影一定的版面。

以李杰的身份和热度,这样的潜规则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