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2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7052 字 2021-02-22

就拿下这九江城的。”左良玉直直地瞪着他,有气无力地问了一句。

信使一声长叹,便择重要之处,把九江城沦陷之事,向其简要说明。诸如出城突击的骑兵如何尽数被唐军射杀,那九江城墙又如何被唐军两番重炮轰击给攻破,接着唐军如何军挥师入城,又如何用三段击式火铳打放消灭了大批守军,终于彻底打垮了守军残存的战斗意志,最终只能无奈向唐军投降等事,大概地向左良玉讲了一通。

左良玉听完这个真实而悲惨的故事,竟忍不住又浑身哆嗦,他眼中满是惊惧,脸上的横肌条条颤动,最终竟是哇的一声,一口老血从嘴中狂喷而出,污得衣襟与地面一片狼藉。

而他本人,则是头颅重重后仰,砸在虎头椅顶端,瞬间昏迷了过去。

见到这湖广之主左良玉,竟然在自已气昏了过去,信使惊骇地大叫起来,厅中顿是一片惊慌。一众仆从闻声而入,急急上前,把个左良玉又掐又弄,好不容易才让他悠悠醒转。

最终一身血污狼狈不堪的左良玉,在众人服侍下,重新换衣梳洗,一番折腾后,整个人算是恢复了原状。随后,有如重病了一场的他,被奴婢搀扶着回到了卧房,让他躺下好好休息。

左良玉虽躺床上,心情却依然十分烦躁,他连连挥手叱责,将一众惶惶不安的仆人统统赶走,然后独自僵卧孤床,有如一具僵尸一般,在床上一动不动。

巨大的恐惧与无尽的悲凉,紧紧地包裹住了这位南明四大倚柱之一的宁南侯,让他在床上,象中了疟疾一般不停地打颤。

怎么办?

现在九江重镇丢失,这整个东南防线,已是崩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可以想象唐军将会有如滔天洪水一般,从这个巨大的缺口汹涌而入。他们一定会立即从九江城水陆两路,挥师北上,直攻自已的老巢武昌。

而可悲的是,现在自已手中的部精锐兵力,皆分别派往了东边防线与鄂西之处,整个武昌城守备薄弱,兵力不足,仓促之间,亦难集结更多部队来保卫武昌,若唐军大举袭来,自已将何以挡之!

难道,自已只能就这样束手待毙了不成?

要是自已若是落入唐军之手,对自已这个再无作用的降将,他们又会怎样地糟践自已,这样可怕的情景,根本就不能过多想象。

想到这里,左良玉脸上冷汗涔涔,他猛地打了一个冷颤,又从床上弹地坐起。

不行,自己绝不能坐以待毙!

一定有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危机!

左良玉乃是多年厮杀,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战将,他在这般恐慌状态中持续了一阵后,渐渐冷静下来,便开始想着,到底要如何为自已寻找出路与解决方案。

他快步走出卧房,立即下令“快,快去传监军御史黄澍,让他来客厅见本侯。”

“是。”

很快,那身着便装面容瘦长的黄澍,在家仆的带领下,快步来到了左良玉客厅之中。

黄澍,字仲霖;徽州人,丙子举浙闱,丁丑登进士;授河南开封推官。以固守功,擢御史,因得罪马士英,被勒令巡按湖广;以监左良玉军。

不过,此人极善钻营,来到湖广后,迅速与左良玉交好,且被左良玉引为心腹,甚是信重。在左良玉吞并湖广的过程中,黄澍多为其出谋画策,深得左良玉信赖。故而现在这危难时节,首先就想到,要请他过来紧急面议。

昏黄的烛光下,左良玉一脸愁容地盯着这个自已最为信赖的心腹,心下却苦涩莫名。

“宁南侯,你深夜唤在下前来,却是所为何事?”黄澍见左良玉神情不对,一脸晦败之色,不觉内心揪紧,急急发问。

左良玉一声长叹,便把那九江城,如何在一天之内迅速失守,九江守将郝效忠,又如何举城归降之事,向黄澍简略地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