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2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7921 字 2021-02-22

反对之词。

这便是所谓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吧。

李啸明白自已的处境。

若他单枪匹马去与一众朝臣作对,他相信,自已的结局,并不会比陈启新或李琎更好。

只是,饶是如此困局,李啸却不想就此放弃自已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若无充足的钱粮供应,纵与清朝议和,想扫灭流寇,亦是十分难办之事。

除非官军能每次战胜流寇后,把部的流寇都统统杀光,方可不留后患。而要做到这一点,对现在战力仅仅比流寇略高一点的大明官军来说,难度太高。

而如果不能拿出,妥善安置投降流寇与贫苦百姓的切实方法,那么,大明帝国内,大股小股的流寇,将如春日野草一般,割了又长,永远根除不尽。

而流寇不除,大明的内患不彻底解决,想养精蓄锐再与清朝争锋,岂非空谈。

现在崇祯说了这般疑虑之话,李啸也知道,自已再想劝说崇祯这个本性软弱多疑的人,去采纳自已的观点,只会是缘木求鱼。

毕竟对于好面子爱虚名的崇祯来说,要他强硬地站在几乎所有的朝臣对面,实在太为难他了。

看来,只能是欲正人,先正已了。

既然自已的建议,不能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但若能在山东一省之地,加以解决的话,李啸相信,有这个窗口效应,也许会对现在的艰难状况,加以影响与改变。

李啸在万般无奈之际,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陛下,若担忧此法难行,臣请陛下同意,可将山东一省,交予在下管理,在下可先在山东试行此法,若此法可行,则臣再请陛下行于江南及山西等富户豪贾众多之地,可乎?”

李啸向崇祯诚挚地问道,崇祯却犹然沉默不语。

房间中,一片让人压抑的沉默。

“爱卿,此事重大,还是从长计议方好。”崇祯站起身来,然后对李啸说道“且容朕与朝臣商议后,再行决定吧。”

李啸心中一沉,满心的希望霎时冻结,最终只得无奈地说道“臣,谨遵圣命。”

随后,李啸又草草与陪着崇祯饮宴了一阵,崇祯便令曹化淳,亲送李啸回营。

回到永定门瓮地的军营中,李啸心下,却没有半点觐见了皇帝的喜悦,他在心中,却隐隐有说不出的隐忧。

在李啸离去后,崇祯返回了乾清宫,随及召来首辅温体仁来入宫密谈。

崇祯对这位自已最为信任的首辅的意见,还是极为重视的。

在把与李啸所谈的内容,以简略地方式转述给温体仁后,温体仁顿是脸色大变,额上竟似有汗涔涔渗出。

对于让崇祯与清廷以姻亲议和一事,温体仁虽是眉头大皱,却还未加反对,但听到李啸要让崇祯向江南富户收取大额税金以资国库之时,温体仁心下不由得大怒。

好个李啸,竟把刀动了老子头上,真是反了你了!

温体仁是浙江乌程人,在家乡广有资财,更兼这些年做官下来,捞了不少油水钱财,在家乡广置田亩,兴办产业,已是乌程首屈一指的富户。在他看来,李啸这条建议,简直是在赤祼祼的拿自已开刀啊!

李啸啊,亏老夫当日对你青眼有加,试图在仕途上提携于你,却没想到,你竟是个忘记恩负义,过河拆桥之辈!

哼,你既要步那狂徒李琎的后尘,那老夫便成你!

“温爱卿,依汝之见,李啸之建议,却是可否?“龙椅上的崇祯,轻声问道。

本已斜签着身子,在一旁一个小凳子上坐着的温体仁,闻崇祯此问,便立刻翻身下跪,同时向崇祯大声禀奏道“陛下,以微臣看来,李啸所提之建议,实为荒诞不经,狂悖之极!臣请陛下重责此人,以谢天下!”

“啊!”

崇祯听了温休仁这般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