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横行西域,两国震怖(2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4211 字 2020-05-04

不作声,噶尔丹叹了口气,又道“父汗,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我已算过,若俄罗斯同意发兵,其部兵马若要赶来我道尔本厄鲁特城,顶多在一个月内便可赶至。那样的话,我只要能保住都城道尔本厄鲁特城,暂时失去边境城池,又有何妨?且我军若能在国中坚壁清野,唐军远来,必不可久,顶多只能攻占我几座边城而已。而等到我军与俄军援兵联手打败唐军,再一道将其驱除出境,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么?”

巴图尔点了点头,却又忧心忡忡地问了一句“噶尔丹,你可曾想过,万一俄国不发援兵,而是与那李啸儿狼狈为奸,共谋我准噶尔之地,却当如何?”ii

巴图尔这一反问,噶尔丹亦是脸色一僵,神情中便多了极多苦涩之意。他苦笑一声,回道;“父汗,现在这般局面,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走一步看一步了。万一俄国人真想与唐军联合对付我国,那我国也算是天数已尽,理固宜亡了。不过,我们派去的使者,当可向俄国表示唇亡齿寒之意,兔死狗烹之理,以尽可能挽回局面。听说唐军当年,为了攻占俄国的雅尔库茨克,曾与俄国大打出手,前后数年方彻底打败俄军,强占了整个东西伯利亚,可谓与俄国结下了血海深仇,双方又岂会轻易合好?”

“况且,整在那唐军第五镇兵马,在占据了东西伯利亚后,犹是贪心不足,其前沿兵马,不断向西推进,已抵鄂拿河东岸,即将进取西西伯利亚了。唐军这般贪婪,俄国岂不会极其惕惧。而现在的俄国,因为前几年国王年纪尚幼,不太参与国事,全由姻亲贵族莫罗佐夫,来实际掌控管理俄国大权。此人贪鄙残暴,为加强国家的财政压榨,大力欺压贫苦百姓与广大农奴,前年莫斯科就爆发了反对征收高额盐税的市民起义,且这几年更连续发生了普斯科夫和诺夫哥罗德的起义,俄国这般边境不稳内乱不休,更是极需安稳发展,又如何会与仇敌和好,来一道进攻我国呢?“ii

噶尔丹说到这里,又是一声叹息”父汗,再退一万步来说,唐军若与其合作攻灭了我国,难道其贪心又会得到满足吗?还不是要继续北上进攻俄国,怕是要把俄国赶过乌拉尔山方可止息呢。俄国亦有智谋之士,又岂会看不到与唐军合作,只会是与虎谋皮,最终反噬自身的可悲结果。所以,孩儿还是认为,俄国若要求得长久之策,必会全力入援我国,而不会鼠目寸光地去与唐军合作。”

巴图尔听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脸色已然完全舒缓,其心下主意,亦已拿定了。

他娘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眼下为保全整个准噶尔汗国,也只能如噶尔丹所言之策行事了。

于是,他立即下令,着噶尔丹任都城防备统帅,立即从国中各地集中兵马,入援都城,一定要确保都城安全,保住这个准噶尔汗国的核心。ii

同时,派出全权代表出使俄国,向俄国表明准噶尔汗国割地分土以求援兵的意愿,同时向其晓以唇亡齿寒之道理,促其尽早兵,入援准噶尔都城。

而准噶尔汗国境内,立即坚壁清野,除了将存粮与军械尽皆带着至都城外,各地的军堡粮库,庄稼粮食,皆要彻底毁坏,让唐军再无任何办法,可以就地补给后勤。

就连各地的百姓,也要全部被给强令立即搬走,全部迁往都城。防止当城的人力物力,让唐军获得补给。让唐军此番出征准噶尔汗国一无所获,根本没有就地征粮的可能。

数天后,噶尔丹便将边境各个军堡的全部守军,尽皆回撤到都城,然后率领这总共五万余人的兵马,一齐严密驻防到于都城中。

与此同时,为确有足够的兵力可用,城中的青壮也被紧急集结,共拉了有两万余名壮丁上城墙防守,作为临时的辅兵使用。ii

看上去,准噶尔汗国处置得紧急而有序,一副与唐军对决到底的模样。

而在准噶尔汗国上下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