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迁先帝,灭宗藩,覆顺贼(2 / 4)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4291 字 2020-05-03

二人论起关系,算是叔侄,只不过,这一刻二人相见,皆是百感交集,却又皆不发一言。

是啊,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

朱由崧来此了此残生,朱慈炤在这里悄然度日,除了可能一个死得早一个死得晚些外,又能有何差别呢。

很快,岛上便有李啸提前派出的文官过来,先是打发朱由崧回家,再迎接朱慈炤去岛上那为他建好的小小宫殿居住。

从海岸到王宫,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窄窄水泥路,朱慈炤在众人的陪同下,缓步前行,最终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李啸称帝半年后,天下大定,秩序井然,各地的残兵余匪,皆被剿除杀净,全国范围内,各地百姓终于重新安居乐业,过上太平日子。

宁当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般惨痛的经历,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才能最终明白,也才能真正切身感受。

见国中大定,时机已到,李啸遂又颁布旨令,命令各地官员,大力清查收缴前明的皇亲国戚以及各地藩王宗族的多余田产,让他们不再独享超越普通百姓的好处与特权。

这项工作,本来是要登基之后就立刻要开始进行的,但李啸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容忍了他们半年,等国中局势稳如磐石之际,才决定对他们动手。

不出李啸所料,这些在改朝换代中,尚且保持平静的前明宗室与贵戚,见到李啸终于开始拿自已开刀了,顿是皆怒火中烧,纷纷起兵反抗。

这样小规模的骚乱,没有百姓支持与周全计划,自是被唐军迅速镇压,随即剿灭。

李啸对他们自是毫不客气,立即下令,全部夺其爵禄官衔,没收其全部田产家宅,首犯斩首,从犯流放西伯利亚,永世不得回返中华故地。

于是,多达千余人的明朝宗亲与藩王权贵,被李啸斩首处死,一时间,国中震怖。

其余参与反叛的朱氏皇亲宗族,尽皆流配西伯利亚,而没收的财产尽入国库,田土则全部分给无地百姓。

李啸这般举措,实是借力打力,又拔除了一个巨大隐患。

毕竟,这些有钱有权又有田土的明朝宗亲藩王,对于自已绝对是面服心不服,与其等他们积蓄了实力再来反叛,还不如趁现在局势安稳将他们一举铲除更为妥当。

于是,这些前明的宗室藩王,高官贵戚,被李啸有如打扫垃圾一般,全部扫到西伯利亚这般苦寒之地安家。

其实李啸这般做法,已算是颇为仁慈大度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虽是前往苦寒之地安家,但能得以活命,若是如在真实历史上那般,落入满清之手,才会真正死路一条吧。

而那极少数老老实实献出多余田土的明室宗亲,则被李啸优待,准允他们保持爵禄虚衔,继续生活下去。

当然,他们的爵禄,皆是流衔,世代消减,终至于无,李啸以汉武帝推恩令的方式,让这些前明的宗亲贵戚,最终无声无息地泯然众人,再不复有任有作为。

明朝宗藩这个巨大隐患,既已全部平定消除,李啸又令二镇兵马,分从榆林、宣府北路二地,挥师北上,一统蒙古诸部。

唐军兵精将锐,迅猛推进,而失去清廷依恃的蒙古诸部,早成惊弓之鸟,立即纷纷臣服归降。

只有外喀尔喀蒙古数个部落不服王化,决意对抗天兵,唐军当即挥师猛攻,将其兵马全部消灭,整个部落屠男留女,再无任何存留。

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在这块只认实力的蒙古高原上,李啸以血与火的方式,以刚柔并济的手段,对蒙古诸部实行了十分有效的征服与统治。

四个月后,蒙古诸部全部平定,各部无论大小,皆派了汉官治理,且安排了相应数量的唐军兵马驻守其地,以确保当地长治久安。

而各个部落,其原来族长与诺颜、济农等职,均成了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