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残破景象(2 / 3)

偷天 血红 3397 字 2021-02-20

他们还真是第一次碰到。

以往改朝换代,他们都是能发一笔横财的,但是现在不要说发财了,怕是他们还要自己掏腰包补贴民生。张良几人相互望了一眼,同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一想到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几个人就只觉脑子里一阵阵的发涨,脑袋好像都要爆炸了。他们要迅速的勘测大虞的国土,要重新划定大虞的行政区,要任命各州、各郡、各城以及村镇的官员,要派遣士兵进驻大虞各处军事要地,要迅速将权力整合起来。

但是一想到大虞这么多年来制定的国策,张良都恨不得学刘邦的样子仰天骂娘!

在大虞,除了那些世家门阀的子弟能接受各种教育,普通黎民就连大字都不会写,他们只会顺从官员和各地司天殿祭司的指导,按照四季使节或者播种、或者收割、或者纺织、或者繁衍牲口之类。如今昊尊皇带着大虞所有的世家门阀的子弟远遁天外天,如今偌大的大虞国土上,想要找几个识字的人都找不出来。

识字的人都没有,你如何教会他们治理地方?他们根本没那个能力!

原本佛门扶植静朝,道门扶植灵朝,两个大国倒是有足够的后备官僚人手。可是两国大战,从上到下的官员将领基本上死伤殆尽,刘邦起事的时候,也只是依靠大吴的那点官员。

但是大吴的家底子才多少一点?原本大吴就是外域天境一小国,只是勿乞在里面施展手段将他催生变大的。大吴的那些官员治理个大虞的大州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大虞仅仅一品上州的数量就有万余,其他大州何止百万?这需要多少官员?

欲哭无泪啊,张良是刘邦身边的行政、后勤第一人,但是张良一想到自己接手的是这么个烂摊子,他就有干脆抹脖子自尽的冲动。按照张良的盘算,没有百年的时间,仅仅依靠大吴的国力,根本不可能培养出足够接掌整个大虞的官僚人手。

改朝换代,要耗费百年培养最基本的官僚系统?想到这一点张良就觉得嗓子眼里满是血腥味,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大虞这样欺负人的!

狂风‘呼呼’的从众人身边吹拂而过,刘邦仰天长叹了一阵,他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的稳重坚毅。他仰天笑道“邀天之幸,我大吴却是真个将大虞取而代之!前路固然颇多艰险波折,但是只要我大吴上下一心,定然能国富民强,让百姓个个得享安乐。”

刘邦用力鼓掌,厉声喝道“来啊,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速速准备酒宴,寡人与诸位仙师同乐!”

‘啪’的一下,几张硕大的树叶被狂风卷起,结结实实的拍在了刘邦的身上。这几片树叶干瘪枯黄,里面也没剩下什么灵气,想来就是因为这样它们才被留在了有熊原上。这几片树叶在刘邦的身上一碰击碎,变成了众多细小的叶片纷纷扬扬的随着狂风飘散。

众人无语,都呆呆的看着那飘散的叶片说不出话来。此情此景,何等寂寥,配上四周干干净净宛如镜子一样都泛着光的良渚城,这哪里像是改朝换代的一国都城,分明就是无数乞丐聚会的场所。

守拙上人吧嗒了一下嘴,手上拂尘晃了晃,他干笑道“酒宴之类,暂且停下吧。哈哈,哈哈哈,幕天席地饮酒欢庆哈哈哈,老道身体虚弱,不胜风凉,还是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去。”

摇摇头,守拙上人带着身后的偷天换日门弟子和无数归附的仙人散修径直腾云而起,远远的向着南方去了。良渚城的南边因为大吴军队就是从那边攻打过来的,故而还剩下了一些大山大川,在里面还是很能开辟出一些清修的府邸的。

守拙上人走了,大乙尊者也笑着晃了晃光头,他怪声笑道“牛鼻子总是装模作样的,嘿,嘿嘿,佛爷我是粗人一个,陛下,佛爷就直说了!你这都城破烂成这样,屋子都没一间,还他娘的大喜的日子。喜什么?欢乐什么?庆祝什么?庆祝你得了这么一块烂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