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少年 第九十三章 打架就是修炼(2 / 3)

他有一剑 剑仙魏晋 564 字 2021-03-08

乃结丹之地,所以称之为丹田。丹田又名神气穴,神为性宝,气为命根。它的前面是脐轮,人之有脐,如天之北辰,故名天枢,又名神阙。

脐通五脏,修持到一层次,脐就是性体往来出入的门户之一,脐亦可称为神门。它的后面正对命门,腰部之命门实乃人身了命的关键所在,人身最薄弱之处也在于此地,其中有的关窍穴道极不易修通,此地乃了命之门户,故称之为命门。

内炼之时,神藏于丹田之中,性命相抱,命以涵乎性,性以御乎命,前连后贯。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此窍实指此丹田一窍也。丹法中筑基在此,得药在此,结丹在此,育神在此,培婴在此,此窍实乃修真人的最大秘密关窍也,不可不知,不可不识。

余真意听的很认真,因为他立马就要突破达到乘风境了。

乘风境在古时候,也被称为金丹境,可以御风飞行。在后来的修行中,才慢慢的被取自“乘风”二字代替。

接下来是第三窍,玄关一窍。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解说大都偏执于体和位置,这是错误的。玄关其实并无定处,玄者杳冥之象,非肉眼可见,乃是通玄之处,关者,未开为关,既开则为窍。

修炼的高层次,处处是玄窍,千手观音就是此例。玄关一窍,无体而有用,丹经云“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应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它也,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

玄关之地,以识神去找是找不着的,它是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自然发动开启而显现的,古代丹经千比万喻未曾明说,吾今开示之。

玄关一窍,由玄关变为玄窍是有检验指标的,一种就是气现,一种就是光现,显现的先决条件是在无为状态中,恍惚杳冥之中,某处忽然开启,冲出真气或者呈现色彩光明,那么此处即玄窍,把握其妙,即能通玄。

丹功特别重视下玄关的显现,因为这是产药的重要征象,所以丹经中论述较多,近代许多人偏执于此而解释,这是种偏见。关于下玄关一窍,南宗二祖石杏林讲得比较直接。

其诗云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 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

下玄关窍的出现是伴随活子时而出现的,开启时必有阳举,所以明代李虚庵诗云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正好临炉依口诀,自然有路透泥丸。一阳初动的正意并非阳举,而是阴跷初开之意。

总而言之,玄关一窍的显现,气现是修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光现是修性的重要物质基础。玄关一窍的展现必需很好地把握和运用,才能进入性命双修的妙境。

这是第三步修行者,也就是开江境修士要考虑的事情,余真意目前,还不用修行。

最后一窍,最为重要,乃是祖窍。

天下地上安祖窍,日西月东聚先天。玄关之后谷神前,正中有个空不空。涵养本原在方寸,双林树下觅本宗。垂帘明心守祖窍,手脚和合扣连环。

乾坤合成灵祖窍,包罗天地空不空。杳杳冥冥圆光献,这个正位神归中。玄牝妙兮不可言,细入微尘大包天。人若能知此窍妙,万年不坏一金仙。

修行到第四步窥意境,要修心的,就是祖窍。

人的头部为百阳之会,俗称六阳魁首,身的阳经均汇集于头部,尤其是额部可称为阳中之阳,人体最不畏寒处为额部,最畏寒处为脐部,此两部位的阴阳特性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由于额区阳气凝集,所以此处最易见光,玄关一窍也较容易开启。所以丹法中很多门派将此处作为修持的重要门径。脑为神腑,此处也是五气朝元汇集之地,五色彩光最易在此翕聚,性光较易显现。

由性入命的修持功法大都在此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