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环冷漏长(1 / 3)

大唐暮云 空谷流韵 6011 字 2019-12-14

暮色中,沿着大明宫的第三道宫墙,两顶肩舆、一队人马,自西向东匆匆而来。

太子妃萧氏抬起头,看向夜空。

朔日已过,望日未至,弯月不太光芒四溢,星斗便也得了闪耀的机会。

萧妃想起少女时代,宫外的乐游原上,自己也仰望过同样的星空。

与当年那人。

“你看,这人间芳菲之月,天空亦是多姿多彩。参横迎斗转,轩辕如明眸,银河似归去,双角扼东守。这是师傅教的,春夜星象的口诀。”

“你们司天台的人,整日仰着脖子观星,不觉乏味吗?”

“不乏味,星星看久了,或能忘了人间崎岖事,难道不好?”

“休胡说,我母亲不许我与你来往,便是因为,你父亲在朝堂上,总是不拘言辞,尖酸刻薄,叫圣主不喜。怎地你也三句不离讥讽时弊……”

男子的目光落下来。他捧起女子的脸,盯着她仿佛星子闪烁的双眸“若两情相悦,旁的人说什么,何必理会?”

“那不是旁人,是我母亲。”

男子笑笑,将心爱之人拥入怀中“好,依你。”

已是那般久远的事,萧妃的耳边,却仿佛仍清晰地响起男子醇和的声音。

萧妃低下头。前头要经过门下省、弘文馆和待制院,才是东少阳院。

萧妃任泪水滚滚,反正路途和夜色,是最好的掩护。

及至到了东少阳院门口,王叔文和太医令立刻迎了上来。

借着门前灯火,萧妃看出王叔文一脸疲惫,幞头也歪了,面上似乎还有几道血痕。

“太子闹得如此厉害?”早已拭干泪水的萧妃,紧拧着眉头问道,口气则一如既往地和淡沉着。

王叔文欠身禀道“殿下毋虑,向晚时分,太子服了蒋太医的安神汤,已平宁许多。现下正在安睡。”

萧妃点点头,回头向恭敬立于一边听命的牛奉仪道“你随我进去罢。”

“殿下!”

王叔文却作出一个有分寸的、但仍看得出阻挡之意的手势,轻声道“太子臆语时,对殿下您多有贬斥之语,下官虽不知缘由,只怕稍后太子见到殿下,举止更为难以言状,这东少阳院毕竟靠着浴堂殿,若圣主和贵妃、贤妃听到了……”

萧妃微怔,旋即盯着王叔文。

不知因为处在火把的映照下,还是由于那咽下去的另一半意思,这位东宫侍读的目光,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躲闪。

可是,在这躲闪之下,萧妃分明感到,王叔文在与自己进行平等的对抗。

她因多年宫闱生活所积累的能力,自然不会立即流露难以置信的表情,更不会对王叔文予以失态的诘问。

但她心底的凉意,又更重了一层。

萧妃的声音,甚至比王叔文还低些,她缓缓道“王侍读,我从未对不起太子。”

王叔文的目光立即移开去。

这一刻,他多么希望,站在这里与萧妃对峙的,是韦执谊。

韦执谊不像他这样,是数年的东宫内臣,韦执意没有亲眼见过、感受过、体悟过一位东宫正妃恪守本份又礼贤下士的风仪作派。

而王叔文有过,有过这些细水长流所蓄积的情感。他甚至记得,在相对私密的主仆相对的场景中,太子要赏赐王叔文一些妇人所用的绫罗钗饰时,萧妃还笑着吩咐宫婢,那锦缎夹缬里,须挑些老妇能用的花色,毕竟平康坊的曹仙儿,若非假母收养善待,亦无缘与王叔文相遇。

然而今日之议,虽也有韦执谊在旁全力附和,当太子第一反应是拒绝时,到底还是他王叔文坚定地劝太子丢卒保车。

王叔文何尝不是一边侃侃而谈,一边深深地鄙夷自己。丢卒保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