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真自然愿意。
她可是用心研究过《叶诗韵医典》的,知道这部医书到底有多高明。
在她看来,《叶诗韵医典》虽然对疑难杂症涉猎不多,但胜在浅显易懂,便于那些未通医理典籍的民间医师快速上手,掌握治疗常见病症的方法,实乃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的佳作。
而赤脚医生正是安济坊最好的补充。
既然陈妙真愿意帮叶诗韵盯着医改,而且不同于叶诗韵其实根本不懂医术,陈妙真的医术非常高明,两人正好做个互补。
后来,赵俣又让方百花当了自己的贴身侍卫,并把她丢给李琳调教。
至于没有特长的邵氏,那就只能当一个普通的宫人——赵俣想起来可以玩一玩的玩物。
……
再说方腊。
自从杭州城逃了出来,方腊就追悔莫及,尤其是当他得知,邵氏被宋军给捉了,押去京师献给赵俣了之后。
方腊又不聋,哪能听不见方腊义军中的人在议论,赵俣特别喜欢抢夺敌人的妻女和亲属当玩物?他们还猜测,不论是方百花,还是邵氏,都肯定遭到了赵俣的毒手。
听到这样的话,方腊心如刀绞。
老实说,方腊很后悔没听吕将的劝告早点撤离杭州城,如果他能早点从杭州城撤出来,至少不会把邵氏给弄丢了。
方腊独自坐在睦洲帮源峒密林中的一处简陋营地的一堆篝火旁,火光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满目的苍凉。
四周的方腊义军将士或坐或卧,偶尔传来几声低沉的交谈,但更多的是疲惫的喘息声,这一切都让方腊的心境更添几分沉重。
回想起往昔,方腊曾以“摩尼教”为号召,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短短时间内便聚集起数十万之众,攻州占县,声势浩大,一时之间,似乎整个江南都在他的脚下颤抖。那时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以为凭借一腔热血和坚定的信念,便能推翻赵宋王朝,当上他梦寐以求的皇帝。
然而,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得多。
由于方腊没有听吕将和陈箍桶的,派方腊义军去占领控扼长江天险的金陵,以至于在宋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陷入被动局面,使起义之初的划江而守的计划难以实现。
关键,宋军先在秀州击败方七佛,又在杭州击败方腊,使得方腊义军遭到了重创,并且狠狠打击了方腊义军的声势。
更关键的是,东边宋江义军已经快打过来了,甚至北边的宋军都快打过来了,方腊义军,尤其是方腊亲自统帅的方腊义军马上就要被宋军和宋江义军给包围了。
此刻的方腊,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困境的无奈与绝望。他深知,自己领导的这场起义,虽曾如烈火烹油,绚烂一时,却终究难以逃脱被扑灭的命运。
夜色渐深,林中的虫鸣与远处偶尔传来的战马嘶吼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方腊的目光穿过摇曳的火光,望向那未知的远方,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
“若时光能倒流,我定会审慎行事,不再轻敌冒进。”方腊低声自语,声音中满是悔恨与不甘。然而,世间并无后悔药可寻,一切已成定局,他所能做的,唯有面对。
这时,方肥、包康、汪公老佛、陈箍桶、吕将等人来找方腊议事。
方腊赶紧收起沮丧,装着精神抖擞、胸有成竹,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
方肥等人踏入营地,他们的脸上无不带着凝重与焦虑。他们的脚步声则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方腊紧绷的心弦上。
“圣公,局势愈发危急,我等须尽快拿个主意。”方肥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急切。很显然,他对当前的局面,感到深深的忧虑。
方腊微微点头,示意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