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论功行赏 谁都愿意跟你干工作(求五星好评)(1 / 4)

孙国华将那份厚达三十七页页的行动总结报告最后一页抚平时,指腹蹭过\"表彰请示\"四个字的墨迹,还带着打印机余温。报告里夹着的卫星地图上,菲律宾马尼拉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缅北佤邦山区被红笔圈出的标记,像三颗凝固的血珠——那是三个月来,一百二十名组员用四十七个不眠之夜换来的战果。

办公桌上的新闻社内掺版登着英国露透社的报道,标题用红笔标着:\"中国雷霆行动震慑跨国犯罪,东南亚电诈园区数量一周内锐减62%\"。旁边压着的《联合新闻早报》更直白,头版照片是特警破门时飞溅的木屑,配文写着\"中国用行动证明:没有法外之地\"。他刚把《纽约新闻时报》的电子版调出来,那句\"中国执法力量展现出的跨境执行力,改写了国际反诈格局\"还没读完,保密电话就响了。

\"孙主任,领导在办公室等你。\"对方的声音带着些微不易察觉的谨慎。

孙国华把报纸折成方块塞进抽屉里,赶紧起身前往领导办公室,虽然都在一个大院里,但是不在一个区。说是湖也行,就是不让发。

走廊里遇见了领导的外事秘书老周,对方抱着一摞文件,看见他时突然停住脚:\"孙老弟,你们这一仗打得漂亮,昨天联合国反诈会议上,安南秘书长都提了。\"可那笑容里藏着的疲惫,让孙国华想起行动中被他绕过的三次外交协调流程。他有些不好意思了,确实有点儿过了。

推开领导办公室门时,茶香混着雪茄味扑面而来。领导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cNNc的新闻画面里,菲律宾移民局局长在记者会上拍着桌子:\"那个工作组的行动超出了外交礼仪范畴!\"镜头一转,却是马尼拉街头民众举着\"感谢中国解救同胞\"的标语。

\"坐。\"领导关掉电脑,将一份《环球早报》推过来,头版是白氏家族覆灭的特写,副标题写着\"缅北民众自发挂起东方红旗\"。

领导突然发话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疑惑:“行动前为什么不提前和其它部门协调沟通?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而且,连我这里也只是象征性地最后通知一下,这让我如何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呢?”

领导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杯子,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接着,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面前的人身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曾经担任过党政一把手,按道理说,应该更具备全局意识才对。然而,这次的事情,你却表现得过于鲁莽了。”

孙国华的手指猛地攥紧。他想起在缅北丛林里,白氏家族的私人武装用扩音器喊:\"抓住带头的孙国华,赏一百万美金!\"

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同胞在缅北所遭受的苦难,那简直就是地狱般的生活!他们就像奴隶一样,被人肆意欺凌、压榨,毫无尊严可言。看着那些可怜的人们,他心如刀绞,愤怒不已。

如果要等待所有部门的意见都统一好,那肯定会错过拯救这些同胞的最佳时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拖延一秒,那些受苦的人就多承受一秒的痛苦。他深知,不能再这样犹豫不决了,必须要果断地采取行动,才能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胞。

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再顾虑其他,毅然决然地“出手”了。他要用快速集中力量,去打破这残酷的现实,给那些同胞带来一线生机。

领导又说话了:

\"还有这个。\"领导把菲力宾副总统的抗议照会拍在桌上,英文措辞锋利如刀,\"你让我们的人直接冲击经济特区时,有没有想过驻菲使馆的同志如何给你擦屁股。\"

他眼前突然闪过使馆参赞在街头被记者围堵的画面,那天他们刚从园区解救出137名同胞,参赞举着护照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