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443章 发誓清理干部队伍里的败类(2 / 2)

停职检查,而后到市纪检委干部教育中心报道,开始漫长的学习生活,直到考试合格后,还得有单位要你,你才算完事儿了,否则,继续学习,学习期间仅开基本生活费。这是轻的,还有重的,比如与老百姓发生激烈争执甚至打骂情况,影响企业正常办理手续,一旦被举报投诉,认定确定发生,按照《公务员条例》和《滨城市干部尽职尽责评定办法》之规定,开除公职。也就是说,在滨城,你胆敢故意刁难企业、个体工商户还有广大人民群众,如果被举报被投诉,或者被暗访组发现,不好意思,轻则下岗学习,重则开除公职。

这一条说得容易,但是没有一个地方真正实施起来,因为很多主要领导根本就不愿意得罪人,即便是问题再严重,最后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了。谁都不想找麻烦,谁也不爱找麻烦。但是,孙国华和纪委书记姜万州决心要干这件得罪人的事儿。

为了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原则,在市纪检委内部设立一个评判委员会,十五名委员,全部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员组成,他们都是义务兼职,每次开会就是依照《滨城市干部尽职尽责评定办法》,对问题干部的去留和处罚力度进行秘密投票。

这样的话,保证了被处理的干部有一个申辩的机会,而委员会的最终投票结果,将直接影响纪检委的处罚决定。

当然,整顿清理干部队伍不是一件小事儿,孙国华不可能像搞经济那样,大张旗鼓做起来,他也需要隐忍,做足前戏,争取务必把大部分不合格的干部给清理出来,即便不开除,也不能再让他们占据着重要的岗位上,影响滨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