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石勒归汉记(二)(1 / 2)

二人找了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暂时落脚,石勒便在此地安心养伤。

日子一天天过去,石勒的伤势逐渐好转,甚至都可以在周边进行活动了。

在确定石勒不会再自杀寻死之后,七号给了石勒一把武器,好让他帮忙打猎。

这可为七号帮了大忙,在食物问题交给石勒之后,七号便每日外出打探情报。

一连几天下来,七号不仅将周边的情况给摸了个七七八八,还大致了解到了眼下并州的局势。

包括北周军的动向,周边北周军的部署情况,以及他们所在的位置。

汾水自北向南流淌,在河东境内拐个弯,再自东向西汇入黄河。

此时的他们就在汾水拐的那个弯附近,往北是北周新设立的平阳郡,往东百余里过了中条山就是河内郡了。

也就是说,他们此行只需要一路向东穿过中条山,便可以抵达大汉朝廷的治下了。

不过正因为位于边境,北周在中条山的各处隘口进行严防死守,所以要想通过也是十分困难。

“石大帅,在下已经打探清楚了,如今北周的后勤基地在玉璧,分三路向前线运送粮草物资,有百万民夫,由河东太守—王思政坐镇玉璧,再由总粮草官—张轨负责粮草一事。

至于河东、平阳二郡的防务,则是由北周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李虎负责,此人乃是宇文泰的心腹大将,麾下有着五千铁骑!分别驻扎在各处要塞,以及通往河内郡的各个隘口,严防死守,禁止两国百姓通行!因此,咱们要想前往河内郡,恐怕十分不易………”七号作了简单的说明道。

在说明的同时,七号还在地上用树枝画着简易的地图,上面还在有驻军的位置打了一个个叉。

看着七号画的图,石勒紧锁着眉头,心里却是打起了退堂鼓。

倒不是石勒意志不坚定,而是他本身存了死志,现在打消自杀的念头后却也不太想去投靠朝廷。

“既然这般困难,咱们倒不如留在河东,反正朝廷有我没我都一样!”石勒说道。

“别呀——!石大帅,您哪能这么说!朝廷眼下虽然有着十万大军,但却是由太尉—韦孝宽在负责,此人本是曹操麾下五谋士之一,如今却是担任着太尉,总领国防。因此,朝廷眼下只能防守,缺乏进攻的能力。而石大帅您不仅能够统帅大军,又能攻城掠地,因此陛下才想要拜大帅为大将军!只要大帅能够到达邺都,这十万大军,陛下就将交给大帅统帅!日后为弟兄们报仇也好,为朝廷开疆拓土也罢,天下之大何处不能由大帅平定!以大帅的本事,在下相信是没问题的!”七号“画大饼”道。

“呵呵,我那两万弟兄战死沙场,我是一定要报的。只是十万大军听命于朝廷,我本人在中原的名声又不好,他们如何愿意听命于我?难道陛下拜我为大将军之后,他们就愿意受我驱使,又甘心听我号令了吗?”石勒提出了质疑道。

“石大帅,您有所不知,您的身份早已经洗白了!河北大战的罪魁祸首,陛下早已经定为了是袁绍,您和昔日曹丞相都是英雄!至于您所担心的事情,陛下也早有办法,大帅您只管放心!”七号解释道。

“这样的吗?”

闻言,石勒有点懵逼,又有点摸不着头脑。

“怎么河北大战不是刘并州响应先帝的衣带诏,起兵讨伐袁绍、曹操的吗?至于我的名声,明明是坏在吃人这事上啊!”石勒的心里如此想道。

“是的,我的大帅!这些对如今的朝廷来说都是小问题,咱们眼下应该担心的是如何通过中条山,从而前往朝廷治下一事!”七号说道。

“怎么前往,你可有头绪?”石勒询问道。

其实石勒的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答案,不外乎带兵攻打,或者绕道。

前者的话,二人现在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