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黄巢,不是存心,要反我大宋天下吗?”
——“阅读理解满昏。”
——“黄文炳果然不是好东西。”
——“人家写一首诗,你就打上小报告了?”
——“给宋江一个机会吧,人家等了好久的大赦。”
蔡九道:“哎呀,穷文人发几句牢骚,你何必当真呢。”
“诶,相公。”黄文炳不同意道,“你可不要小瞧了那个郓城宋江。”
“小人刚在街上听童谣唱: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啊。”
“什么意思?”蔡九问道。
黄文炳解释:“耗散国家钱粮的人,必是……家字头子一个木字,念宋啊。”
“兴起刀兵之人,水边加一个工字,明明是江啊。”
“这不是正应了宋江两个字吗?”
弹幕:
——“宋江:???。”
——“也可以是宋汞啊。”
——“很好奇世间的这种童谣都是怎么出来的。”
——“这童谣是谁传出来的。”
——“我觉得有可能是黄文炳自己编出来的哈哈哈哈哈。”
蔡九问向手下人:“啊,你们谁听说过这个童谣吗?”
手下人道:“街上确有小儿这样唱。”
听到此话,蔡九忧虑起来:“此人现在何处?”
黄文炳道:“小人问过了,这个郓城宋江是新来的囚犯。”
蔡九将诗拿过来又仔细看了看,下令道:“好,此事就由你黄通判去查办吧。”
“小人遵命。”黄文炳拱手领命前去查办。
——“一个囚犯能反大宋?脑子想想。”
——“小孩:我就是随便唱唱。”
——“跟苏轼的乌台诗案挺像的。”
——“苏轼也是被这种鸟人害的。”
黄文炳来到牢房,立刻调出一大摞官册查判。
下面的小吏问道:“黄通判这么仔细,到底要查什么呢?”
黄文炳道:“有人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
小吏问道:“只是黄通判怎么知道,那反贼在咱们这儿呢?”
黄文炳认真地翻看着官册:“那上面明明写着嘛,流配江州,落款是郓城宋江。”
“小吏道:只是这么多人犯,如何好查呢?”
——“Ctrl+F。”
——“黄文炳:黄巢是我爷爷,宋江你敢骂他。”
——“卧槽,我还没发现,他俩都姓黄。”
“着,就在这里!”查找许久后,黄文炳果真找到了宋江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