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遗诏(2 / 5)

风流大宋 林二虎 6350 字 23天前

外安诸邦,格局之远大,非常人可及!”

听着章惇的赞誉,秦刚却是淡定自若地接过茶盏,颔首示谢,在喝过一口之后才道:“章公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学生机缘机巧,从进京至离京,皆赖提携指点,所以方才有此再品茗香的机会啊!”

秦刚这句奉承章惇的“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之言,却是出自苏轼对其评价,更是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而他这一句,话锋巧妙一转,便转到了今日前来拜访的话题上,前三次喝茶既然都意义重大,那这次自然也不会是一件小事。

章惇虽然贬谪已久,但是多年积累而成的上位者气势却没有那么容易退去的。当他专注于眼前桌案上的茶汤茶花的冲击调制时,眼神似乎会变得柔和平淡许多。可是一旦放下茶具,身体略略向后靠去之时,那股不怒自威的神态迅速又让他成为厅里的主宰者。

“自那夜入宫议事,徐之被人诬以挟太子叛逃,然终未有佐证,此事便一直悬而未绝至今。”章惇缓缓地说起这件往事,神情平静得仿佛在讲后院里不见的一只母鸡一样,“所以眼下,你非臣非囚、非官非民,倒也是我大宋荒唐无比的一件奇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说起荒唐之事,如今之大宋,何止学生这一件?”秦刚由此笑着反问道,“我闻章公当初对今上评价为‘轻佻,不足王天下’!今日可否后悔过?”

章惇眼神突然闪过几分凌厉之色,但也只是一瞬间便就迅速恢复常态,这件事情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秦刚知道也不奇怪。他略一沉吟后,便就坚定地开口道:“此事虽然是老夫仕途最后一战并饮恨而败,但是上观国朝气运、下论察人观行,老夫何尝有悔?”

秦刚立即接道:“章公岂知那会是最后一战?学生今天既然在此出现,可知会有何事发生?”

章惇原本心里就有各种猜想,见秦刚正主动揭开话题,虽然整个人还正襟危坐,但再开口时,话音中便就有了些颤抖:“徐之可是有太子殿下的消息?”

“学生当时确是携太子以逃生,倘若不能保全皇储,学生又岂能安然在此?”

“啊呀!”章惇一时之间老泪涌出,不由地仰天而泣,“天佑我皇宋,太子殿下能在世间,先帝地下有灵,也该足以宽慰其心吧!”

“学生今天来此,不仅可以告知太子殿下平安无恙的消息,而且还有先帝哲宗的生前密诏。”秦刚早就知晓章惇对于哲宗的死忠态度,而刚才的试探却直接感受到对方老而弥坚的浓烈斗志,便就直接挑明了来意。

“果真?”章惇听闻大惊,旋即起身而问。

秦刚同样站起身,退后一步,伸手入怀,托出了一份黄色诏书在手,沉声说道:“章惇听诏!”

章惇一看见秦刚手中之物的颜色,便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神情,一时间须发皆张,呼吸愈重,连续后退三步,再毫不犹豫地跪拜于地,口中呼道,“罪臣章惇,愧听先帝遗诏!”

秦刚正色站立,展开手中诏书,便将这份赵煦生前所留的这份诏书内容诵读出来。

宣读完毕,章惇伏在地上已经是涕泪满面,为的是他对于自己在崇宁以来所遭受的所有贬谪经历的释怀——因为听到的这份遗诏,足以印证了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价值!

“这只是先帝遗诏的复本,上盖有元符皇后玺印及眼下太子手迹为证,现受太子殿下之托,赐予章公。”秦刚将手头的这份交给章惇,“不知可有疑问?”

“老臣不敢!”章惇原本就对赵佶继位大为不满,以他对哲宗的了解,一直怀疑会有与太子赵茂相关的遗诏,只是之后事发突然,秦刚与赵茂一齐失踪,着实无奈。此时一听到诏文的内容,又是秦刚所述,哪里还会有任何怀疑,恭恭敬敬地接过这份复本,并口中高呼,“罪臣谢太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