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皇帝想给张启阳找媳妇(1 / 4)

土地问题是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病根,土地兼并造成了百姓生存环境的恶化,而等级制度又放大了这种恶果,到了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就只能zao fan了。∷八∷八∷读∷书,2∞3o≠

大明王朝的覆灭,追究到根源上,不是因为李自成,更不是因为多尔衮,那只不过是外部诱因,真正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土地兼并。

复隆皇帝竟然在暗地里下了这么细致的水磨功夫,真的出乎张启阳的预料。

真要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什么样的文治武功都等而下之,绝对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

张启阳很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再给他上一课“臣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能对陛下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毋庸讳言,臣从臣兄手中得到名下有三处店铺,三处房产和两座作坊,这些东西从何而来?当然是土地!”

“臣在小吴庄的时候,实有上等田七百二十余亩,多半是上好的水浇地。另有此等的沙壤田八百余亩,还有开荒地四百多亩,总田产数在两千亩上下。”

“臣孤身一人,肯定无法耕种这么多的田地,于是就是佃给了庄子上的其他人,只管坐收地租!”

“陛下知道臣收多少地租么?”还不等皇帝发问,张启阳就主动给出了答案“五成,臣不事庄稼不事劳作,每年就能拿走一半的收成。”

十指不沾泥的地主大老爷,什么事情都不做,却可以拿走一般的产出,这才是真正的暴利,简直就是吸血鬼。

“不,陛下错了,其实臣在毅勇庄的名声非常好,陛下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

“因为我的地租已经算是非常少的了,旁的地方且不去说,仅在是连环十二庄一带,普遍的地租就是六成五。”

六成五的地租,相当于直接拿走了田地出产量的三分之二,辛苦耕种的老百姓们可怎么活?

“六成五的地租高吗?真心高到了天上去,但这毕竟是在京畿一带,是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区。六成五的地租好歹还不至于饿死人,终究给百姓们留下了一条活路。臣听说在山陕一带,甚至有八成的地租!”

“只要稍微用些手段,佃户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一粒粮食都得不到,反而还会倒欠地租。那就只有借贷了。”

民间借贷,利息高的惊人,基本上都还不起,最后只能倾家荡产,或是卖儿卖女或是铤而走险,愈发加剧了社会动荡,一个又一个的zao fan者就这样出现了。

“臣坐拥两千亩田产,每个税季应缴的农赋不到二十石,加上杂税和替代役,折算成银钱也不过是一百二十几两银子,折合一百五十几缗钱,一年下来也就是三百吊而已。这确实微不足道,其实臣连一个铜板的赋税都没有缴过。”

名下有那么多的田地,却一文钱的税都不缴纳,在复隆皇帝看来这完就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在张启阳看来,其实相当的简单与官府勾结。

地方士绅和衙门里的人勾结在一起,用其他方式“报销”一部分衙门的开支,说白了就是行贿,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法子免去税负。八八读书,2√3¢o

如此一来,财富就落到了地主和官僚的手中,国家的税负收不上去,老百姓吃不上饭的局面就出现了。

财富并没有凭空蒸发,既没有落入百姓之手,也没有进入国家府库。

老百姓越来越过不下去,国家也越来越穷,只是肥了士绅和官僚而已,就这么简单。

“臣所说的这些,不过是最基本的常态,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手法,想必陛下也听说过一些,比如把田产挂靠在士绅名下,将部分赋税缴纳给士绅而不是国家。或者干脆勾结官府隐匿田产,或者是故意把有产者作为奴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