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裁军(1 / 2)

“社稷绵延国祚传承,兹事体大书文难竞,朕意面晤商之!”

这些内容不是出自圣旨,也不是正式的官样书文,而是皇帝以私人名义写给张启阳的一封“私信”。∷八∷八∷读∷书,2∞3o≠

在复隆皇帝的这封书信当中,对于光复北地收复故都之事大加赞赏,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但那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只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大行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葬礼,皇帝本人基本同意了张启阳的意见,但具体的规格和细节还需进一步商议。

至于第二件事,则是在说册立国储。

翁皇后喜诞麟儿,复隆皇帝做父亲了。

这个孩子的出生,对于整个大明朝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正宫皇后生下的这个男婴,就是复隆皇帝的嫡长子,若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被立为太子,成为国之储君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这个时候,绝不是谈论此事的最好时机。

按照国朝传统,一般会在孩子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才册立太子,哪有刚刚出生几天就册立太子的说法?

但复隆皇帝还是动了“早立嗣君以安天下”的心思。

册立太子为国储君,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是,把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册立为太子,这就显得有些古怪了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子嗣众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皇子之间出现纷争,才会确立太子人选,用来稳定局势。→八→八读书,↓o≥

或者是皇帝本人年事已高,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才会着急立一个太子出来,好随时做好继承大统的准备。

但是,复隆皇帝年纪轻轻,而且只有这么一个子嗣,却急急吼吼的要“早立嗣君以安天下”,明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但皇帝的这封书信却说的极是诚恳到底要不要册立太子,这是国家大事,关系到江山社稷的传承和大明朝的未来,我这个做皇帝的始终拿不准主意,所以想和你勇毅公私下商量商量。

毕竟是这么大的事情,书信往来实在很难说清楚,万一文字有误岂不是要耽误了整个大明王朝?所以你还是回来一下吧。

“哎,咱们的这位陛下真是小气了!”张启阳笑着对高起潜说道“想要调我回去,直说就好了,偏偏要玩弄这样的小聪明小手段,真是贻笑大方。老高啊,你说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

朝廷想把张启阳调回去,这分明就是一种试探,连高起潜都看出来了。

但却使用如此幼稚可笑的借口,确实显得欲盖弥彰,对此高起潜只能苦笑“我估摸着是陛下的意思吧,若是蔡枫华他们操作这个事情,断不会如此的轻忽儿戏。”

蔡枫华这个人,虽然对张启阳的戒备之心很重,甚至可以算是李吴山的政敌,而且严重缺乏应有的眼光和魄力,却胜在做事沉稳老成持重,一定会找个像模像样的借口,

而不是想这样拿册立太子来说事儿。

自从蔡枫华“被退休”之后,复隆皇帝已经在事实上甩开了内阁的牵绊,却也暴露出急功近利操切毛躁的短处。

“既然陛下想要我回去,那我就回去一趟吧。”张启阳笑道“这一次我不能空着手回去,得给咱们这位陛下带一份见面礼。老高啊,你帮我草拟个条陈。”

“什么条陈?”

“裁军!”

听了这话,高起潜稍微愣了一下“张帅真的要裁军?”

“真的。”

作为北地事实上的主宰者,张启阳最为江南朝廷所忌惮的就是他手中的兵权。

历朝历代的权臣都会想方设法的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只有如此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