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狼子野心(1 / 4)

都说咬人的狗不叫唤,这句话用在左梦庚的身上还真是贴切。

一直以来,左梦庚都表现的服服帖帖,似乎完就是个“刘阿斗”式的人物,哪怕是当初阿济格胁迫着他离开湖广北上的时候,都没有太大的反应,始终都对阿济格很是恭顺。

而阿济格的所谓“数万大军”,其实大部分都是由左部人马构成,真正的直属部队也只有何洛会的那几千八旗战兵和少量的蒙古兵。

一直以来,阿济格都对吴三桂多有戒备,千万防范的同时,试图收服吴三桂,让关宁军成为自己的力量。

要是说忽然听到吴三桂造反的消息,谁都不会觉得很意外,毕竟大家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还“老老实实”的待着呢,一直都服服帖帖的左梦庚反而先反了。

这左家军本就是阿济格部曲的一部分,突然造反立刻就打了阿济格一个措手不及,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之下,差一点就把阿济格本人陷在里边。

好在他的次子傅勒赫表现神勇拼死作战,终于掩护着阿济格从乱军之中冲杀出来。

阿济格原本还想着朝西北方向靠拢,去和佟图赖汇合,父子二人率领残兵败将走到半路上,另外一个更坏的消息随之传来吴三桂反了。

要是没有吴三桂的支持和蛊惑,就凭左梦庚的胆量和瞻前顾后的性格,根本就不敢反!

直到这个时候,阿济格才真正明白过来,左梦庚早已和吴三桂暗通款曲了,这二人虽然先后造反,其实根本就是一回事儿!

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相当强悍,就算是联合了佟图赖那几千汉军,肯定也打不过吴三桂的关宁军。

阿济格当机立断,马上改变了主意,不再去找佟图赖,而是直接率领残兵败将返回京城。

左梦庚反了,被朝廷倚为泰山之靠的阿济格损兵折将,一直态度未明的吴三桂终于表明了态度重新竖起大明的旗号,竟然打起了“驱逐鞑虏”“为君父复仇”的幌子,气势汹汹的朝着京城杀奔过来。

吴三桂的关宁军是京畿一带实力最强也最能打的军队,他的反叛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就宣判了大清国的死刑,而且是立即执行的那种。

这局面可真够乱的,但若是因此就认为大戏已到了高潮部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真正的混乱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

当阿济格返回京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

入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宫陛见天子。

说好听一点,这是陛见,其实就是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左梦庚和吴三桂先后反叛,显然蓄谋已久,必然和李吴山有所勾结,这京城是铁定守不住了,必须马上撤离,撤到关外去。

阿济格当然不能自行撤离,他必须带着整个朝廷一起撤。

这叫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有胁迫着皇帝和太后,还有一众的宗室勋贵和文武百官,就算是撤到了关外,他阿济格依旧是大清国事实上的主宰者。

当佩刀戴甲的阿济格进宫之时,已是深夜亥时前后,宫门早已经关了。

经过一连串的通传,又让焦急万分的阿济格等了许久,才终于进到慈宁宫中,获得了太后的“召见”。

和想象之中的情形完不同,布木布泰并没有因为深夜召见而衣冠不整,反而穿戴的整整齐齐,完就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

这让阿济格感到了一丝意外,但却已顾不了那么多了,连最基本的礼节都没有,而是非常直接的说道“战事危急,京城即将不守,马上召集文武百官和在京的宗室,商议朝廷大计。”

“这深更半夜的,有什么事情不能等到明天再说?”面无表情的布木布泰不紧不慢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