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公主的试探(1 / 3)

无边的夜色笼罩天地,雨水还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外面不时传来士卒巡夜的脚步声。

安宁公主似乎在等着张启阳主动开口说点什么,但张启阳明显没有那个意思。

安宁公主似乎也不知从何说起,枯坐片刻之后又开始老调重弹“先帝大行之时的情形,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当时父皇曾经说过,张侍讲是我大明的文天祥。”

“臣愧不敢当!”

“托孤之时,先帝曾经有言在先,让太子与我等对张侍讲悉听悉从。”

“先皇信赖微臣如斯,臣惭愧。”

“那个时候的情形,你我都很清楚,已到了千钧一发之时!一切应以大局为重。”安宁公主微微的昂着头,似乎是在追忆那个万分紧要的生死时刻“当时张侍讲不顾生死保护太子突围,还记得当时长平也身受重伤……”

“乱军之中,长平殿下确实伤的不轻。好在长平殿下有百灵护体,些许伤痛应已无大碍了吧?”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真的很怕,怕的要死,唯恐张侍讲真的把她丢下,或者干脆直接给她一刀。”

当时的长平公主已经受伤了,肯定不能让她落入闯军手中。

为了保住大明朝最后的尊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张启阳肯定会让她自尽,或者是干脆一刀砍死。

不过这个事情当时曾有很多人亲眼目睹,现在她又说起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安宁公主笑着摆了摆手“张侍讲不必解释,其实我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并非是张侍讲要置妹妹于死地,而是因为情形紧迫不得不如此。毕竟先皇早就有了这个意思,若不是张侍讲拼死挡住了先帝的刀子,妹妹早已追随先皇而去了。”

当时那个情形,崇祯皇帝本来是要亲手杀死她的,却被张启阳给挡住了。

时至今日,伤痕依旧。现在说起这个事情,已没有了当初的惊心动魄,更多的反而是一种感慨和唏嘘“当时她若真的走不动了,张侍讲会亲手杀了我,是也不是?”

“是,实在是因为……”

“若是太子呢?若是太子受了重伤,张侍讲是不是也会那么做?”

“当然不会。”张启阳回答的斩钉截铁“太子殿下乃是一国之储,先皇大行之后,太子就是大明,身系国祚气运,纵是刀山火海臣也要保护太子杀出去以图将来。”

“太子就是大明?”

“当然!”

“太子就是天下正统?”

“当然。”

“说的好!”安宁公主猛然起身,那副和蔼微笑的表情一扫而空,脸上都是肃穆和凝重“先皇慧眼识人,所托不负。当此汹汹之际,唯有张帅还记得我大明正统所在。”

到了这个时候,张启阳终于明白安宁公主要说什么了。

“原来殿下已经知道了南京那边的消息!”安宁公主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说道“是的,已经知道了!原以为张帅还不知晓,现在看来,连我等都已经听说了,张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南京那边的消息?什么消息?当然是新朝成立的消息。

崇祯皇帝大行之后,先是闯贼窃据京城,然后就是清军入关,一连串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与此同时,南京这边也没有闲着。京师乱起,崇祯皇帝死社稷的消息传到江南之后,宗室藩王各自打起了小算盘,都做起了“君临天下”的美梦,“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说法尘嚣日上。

就在各方势力紧锣密鼓的围绕“由谁来继承大明正统”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几个军头抢先立福王为帝。

当年李自成在洛阳干掉了福王,福王世子跳墙逃命,后来荫袭了福王的爵位,现如今又被几个军头迎请进南京,堂而皇之的做起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