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白衣,化装为商人的东吴军士,从头到脚,都包裹的严严实实,好像他们真的只是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商人一样。
胡二的目光,微微移动,看到被艾绒引燃的细小火苗,那是他最后的希望。
“咚!”
对面的白衣商客,一脚,把这最后的希望之火,踩灭了。
而后,这人在胡二惊讶的目光中,撤掉了挡住自己的白布。
他眼前这人,居然是东吴大将吕蒙,当年也是吕蒙,击杀了他烽燧的所有人,只有他一人逃脱。
但今天,自己依旧还是死在了吕蒙手上。
“胡二!”吕蒙居然认得他。
是啊,吕蒙怎么能不知道他呢?当年吕蒙率领解烦卫精锐,突袭烽火台,就是被他胡二给搅黄了。
即便是这事,和后来周瑜兵败受辱,郁郁而终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吕蒙这些年来,哪天不自责。
所以今日,白衣渡江,特地选的沿江烽火台,就是他胡二所把守的这座。
胡二想要骂上两句,但是中箭后的他,靠在烽火台边,除了喘气,根本做不了别的事。
但吕蒙似乎没有直接杀掉他的打算,反而是当着他的面,开始了军事布置。
“传令!”
“换上季汉军服,配合商船,将沿江所有烽燧,一个个拔出,从东向西,一个不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所有季汉守军,不留活口,周边范围,不留火种。”
说完,吕蒙再次看向胡二。
“这一次,我倒是要看看,你们季汉的烽火台,如何点燃烽火!”
最终,胡二挣扎片刻,终究在吕蒙蔑视的目光中,含恨而终。
季汉军队,从淮南沿着长江西进,在大别山山脉之南,有个重要据点,便是寻阳城。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的诗很好,但他笔下的那样浔阳,并非东汉末年的庐江郡的西门寻阳。
两地,只是恰好同音而已。
东吴的“商队”动作极快,得益于东吴水军的底蕴,他们即便是逆流而上,也一路拔出烽火台,来到了寻阳城外。
拂晓时分,寻阳城内的季汉守军,根本都没有意识到昨天夜里,东面的烽火台,都已经被拔除了。
身穿季汉军服的烽火台守卒,带着一批东吴商人,说是要加急运往西面,送到前线,寻阳城的守军自然不疑,就这么打开了城门。
结果,东吴商人之中,领头的人,居然是东吴三朝老将程普,立刻脱掉白衣,带着军队,杀入城内。
他的身后,大批的东吴精锐,也顺势杀了过来,不仅仅夺下城门,更开始争夺城楼。
“什么!东吴军队攻城?哪里来的东吴军队?沿江烽火台呢?为何不预警?”
裨将军赵猛,一个身材魁梧如铁塔、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汉子,在收到消息时,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是关羽镇守淮南时,一次巡营偶然从底层行伍中提拔起来的。
这汉子在巡逻时,独自一人抓捕逃犯,杀敌数十人。
即便是身中数刀,犹然死战不退。
因此得到关羽认可,将他擢升提拔,让他守在寻阳,这个连接庐江和江夏二郡的陆上要道。
他知道自己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季汉的淮南水军已经被蔡瑁消灭,关羽的后勤补给,主要就依靠大别山山脉南侧,这一条狭长的通道了。
“顶住,所有人都给老子上城楼,死也要守住寻阳!”
赵猛简单披挂之后,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卫,冲向东门。
但在半路,他就遇到了一个满脸血污的季汉小校跑来禀告。
“将军,东门高急,吴军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