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内讧(2 / 3)

张居正开了口,恭声道,“皇上,让县一级官吏两头堵是最优解,如此,既避免了矛盾激化之下的事态扩大,也能达到削弱县级权柄,更进一步集权于朝廷。而且,县一级的官吏也是官吏,相比杂役,他们的犯错成本更大。”

县级官吏处在最底层,可正因如此,与百姓接触最多的也是他们。

一县知县只是正七品,京中哪怕是一个翰林去了地方,知县老爷都要好生供着,可谓是卑微到了极点,可这个正七品,却拥有极其恐怖的行政权力。

这些屹立在权力顶峰的大员,十分清楚知县能量,对李春芳的建议,张居正的说法,高度认同。

高拱缓缓说道:“让县一级的官吏难,总好过让百姓难,只是……该如何达成这一政治目的呢?”

一群人望向张居正。

张居正沉吟了下,道:“把权力授予从县衙手里抢过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分化县衙与杂役,才能使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怎么抢?”高拱追问,眸光大盛。

其余人亦是精神振奋。

如能把这个权力授予权抢过来,那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势必更进一步。

数千年来,朝廷与地方的关系一直都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数千年来,一朝又一朝一直在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数千年来,集权一直是主旋律……

张居正没有给出答案。

众人再将目光移向李春芳。

李春芳也没给出答案。

高拱皱了皱眉,沉声道:“皇上都说了有言但言……”

话到一半,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高拱也不说了。

见三学士如此,户、礼、兵、刑、工,五个尚书心头一沉;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司使,亦是面色难看。

八人同时看向高拱,目光透着不善与愠怒。

左都御史冷着脸道:“高尚书,当着皇上的面,你有话直说便是,难道我等听不得?”

李春芳、张居正虽也有兼职,却不在六部,高拱不同,既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天官。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人们恨叛徒都多过敌人。

面对都察院一把手的质问,其余尚书的怒火,一向强势且火爆的高拱,罕见的心虚了,一言不发。

朱载坖诧然,继而了然。

大家都是场面人,高拱不开口,谁也不能撕开他的嘴,众人只好看向皇帝。

“皇上……?”

朱载坖也不说话,态度却表露无遗。

一群人只好再次将刀口指向高拱,“高尚书……?”

高拱老脸通红,就是不说话。

这一下,就连投赞成票的户部、礼部也火了。

礼部尚书一拱手,瓮声道:“皇上,臣以为开办大明日报之事,还需多加思量。”

“臣附议。”户部尚书紧跟着抗议。

朱载坖眉头皱起,却并未斥责两部尚书,只将目光投向高拱。

这下,高拱不能不说话了,清了清嗓子道:“问题已经有了解决之法,两位如此,本官实不能理解,诸位同僚以为呢?”

“呵,高大学士说的可真轻巧。”二人冷笑。

左都御史更是气郁至极,目光扫视内阁三人,嗤笑道:“多大的权柄才是大,内阁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吧?”

张居正神情淡然,李春芳老神在在,根本不理睬这群人的质问。

高拱兼着吏部尚书,不能如二人一般,只得打圆场道:“皇上,臣建议开办大明日报的创收,可收归与户部;臣建议,刊报权可交由礼部。”

顿了顿,“兵部、刑部、工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