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询问(2 / 2)

天就是他跟郑吉族里不想与纪王交恶。

纪王无法无天惯了,在陇州若是惹出点什么事情来,难免会连累到郑吉。

一州的刺史己经是一方大员,得来不易啊,他都敢把副都护杖毙了,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李慎把卷宗扔给王玄策,让他读给自己听,这样王玄策也能够知道内情。

前面跟李慎在酒楼听到的差不多,张琦送老婆回娘家以后回到自己的酒楼,

杨毅他们入住进来,张琦忙活完之后睡觉。

早上杨毅他们让伙计开门,他们起早赶路。最后伙计去叫张琦的时候发现张琦死在房中。

之后就是办案的过程,现场没有打斗痕迹,张琦死亡原因是刀伤。

衙役找遍了酒楼也没有发现凶器,酒楼的所有刀具都不少,而且跟伤口不吻合。

由此可以推断:作案人行凶以后携带凶器离开,换言之,凶器是作案人自己的 。

然后就是现场勘查,张琦是死在地上,衣衫整齐,且屋内完好,窗户反锁,没有强行进入的痕迹。

由此推断张琦是给凶手开的门,而且是在张琦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杀了张琦。

而且伙计证实除了早上杨毅他们之外,没有人离开酒楼。

结合上述,只有杨毅离开,而且只有杨毅他们有刀,所以衙役禀报刺史后,骑马将三人截回,并邀请配合调查。

而且当场检查出杨毅和另一同僚的横刀上有血迹,刀口与伤口极其相似,断定就是三人所为。

王玄策读到这里基本告一段落,剩下就是李慎昨天到的屈打成招了。

“玄策,你怎么?”

“王爷,此事臣觉得有些蹊跷。”

“哦?不妨来听听。”

“王爷,这里面只有刀是物证,但是缺乏人证,而且臣不明白杨毅为何要杀张琦,他们素未谋面,并无仇怨。”

李慎点点头,同意王玄策的法,仅凭一把刀就证据确凿有些牵强。

“玄策,你的没错,这也是本王疑惑的,他们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动机?”王玄策没明白。

“啊,动机就是目的,去把酒楼的伙计叫来。”李慎对着外面的侍卫吩咐道。

“玄策,本王跟你过,世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要么为名,要么为利,

这杀人也是一样,他一定是有原因的。”

话之间酒楼的伙计被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