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讨论对策(2 / 2)

还找个机会调集人马去边界一点一点的适应,为将来做准备,结果元正后事情太多他给忘记了。

“对,老十是过这样的话,而且当初朕还准备派遣人马到边界去适应那里的地势。”

“阿耶,既然如初那就不如借这个机会派遣人马去边界来回巡逻,这样一来就算将来吐蕃人马退去,我们继续留在那里,他们也不会怀疑。

要不然我们突然之间增加兵马在边界,吐蕃肯定会有所防范,对以后的计划有所有影响。”李承乾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这个办法好,既能解决犯边,又能练兵。”武将队伍里的程咬金表示赞同。

“臣也觉得太子所乃是良策。”就连秦琼都出来赞同。

一时间武将这边一片赞成夸赞之声。

房玄龄等巨头思考了片刻也觉得可行,一举两得,虽然他们还不了解什么叫高原反应,不过中原士兵到了吐蕃那边只要一深入就犯病这是事实。

“太子果然大才也,此等良策臣也赞同,太子如此能文能武实乃我大唐之幸。”房玄龄赞叹道。

要论拍马屁房玄龄的功夫那是稳居榜首,长孙无忌都得排在后面。房谋杜断,谋就是聪明,什么时候什么话那都是基本功。

李世民被房玄龄的喜笑颜开,谁也不愿自己儿子成天被人数落。尤其还是自己重点培养的儿子。

他也没想到太子居然能够拿出另一套方案来,并且得到老一辈大佬的认可。

其实这就是培养跟不培养的区别之一,眼界的不同。李承乾天天批阅全国各地的奏折,眼界早就放到全局了。

“既然都同意太子所,那太子你认为由何人领队适合。”

李世民话刚一出,就到无数双热切的眼睛,如同实质般射向李承乾。

李承乾都能感到来自背后的目光,顿时压力就有些大了。他回头着身后的武将,有些犹豫不决。

他现在心中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慎,要是李慎能给点意见就好了。

李承乾也是头一次做决策,这是李世民对他的考验,他必须要想清楚了。

而就在李承乾犹豫不决之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话的正是门下给事中柳如元。

“陛下,臣以为,既然纪王殿下对吐蕃这般了解,不如就派纪王殿下去吐蕃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