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魏忠贤怎么就不能杀了?(2 / 4)

蚀大明王朝的根基,让大明王朝不得人心。”

朱元璋出声道。

他对于李逍的话也很不理解。

得亏这个话的人是李逍,要是换做了别人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话来,朱元璋只怕早就已经开始出言呵斥了。

听到朱元璋和朱由检两人的话,李逍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朱元璋和朱由检两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他们都是大明皇室,都是做过大明皇帝的人。

他们所处的立场也是一样的。

但是后世的人就不一样了。

后世的人那是完完全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的。

或者,后世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才是真正的客观,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主观的成分,但还是相对客观的。

比如李逍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完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的。

所以,他的想法和看法与朱元璋、朱由检是完全不同的。

“大哥,你们的对。”

“魏忠贤确实是一个大奸臣,大明动荡的局面与他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朱由检诛杀魏忠贤的时机,确实不是一个好时机。”

“在那个局面,魏忠贤确实是杀不得的。”

“一旦杀了魏忠贤就坏了大事了。”

李逍话音刚落,就被朱由检给打断了。

“怎么可能!”

“魏忠贤此等奸人,我不杀,难道留着他来祸害我大明朝廷、鱼肉我大明百姓?”

“不管是什么局面,魏忠贤就是个心腹大患,我为什么不铲除?”

完,朱由检看向了李逍,眼中满是质疑。

他现在已经有些怀疑李逍的身份和立场了。

虽然李逍他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人,但是为什么却一直他杀错了魏忠贤呢。

这个是他所不能理解的。

李逍更是,后人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归咎在他的头上,他是大明的亡国之君。

这也是朱由检不能够理解的。

他明明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不管是对魏忠贤的诛杀,还是对辽东战事的尽力,还是对西北叛乱的平叛。

他都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还是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明明是朝廷无可用之人,而且大明国库也是穷的叮当响,他根本就拿不出钱来。

再加上各地的天灾导致饥荒,大明才摇摇欲坠。

这一切,与他朱由检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作为一个皇帝他勤勤勉勉,兢兢业业,已经几乎是呕心沥血了。

而且在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之后,他更是直接自缢,与大明共存亡。

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意思,也没有丢掉京城的百姓们。

在朱由检自己看来,他不但保留了作为皇帝的威严,更是以身殉国。

不管怎么,他都不是一个亡国之君。

这一点,他自己尤为相信。

而后世之人站在客观的角度,纵观历史全局的话也应该更加不会这样评价他。

应该更是能够理解他的苦衷、理解他作为一个皇帝的不幸、作为大明最后一个皇帝的身不由己、无能为力。

而不是就这样将亡国之君的帽子扣到他的头上来。

更不应该他连魏忠贤都不能杀。

这一切简直就是歪理。

“李逍,我现在都怀疑你到底是不是未来的人。”

“你与魏忠贤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一直都在为他话。”

“我不信后世之人在了解了这段历史之后,会出魏忠贤不能杀这样离谱的话来。”

“你到底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