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意外之乡(2 / 3)

执掌风云 笔龙胆 3508 字 10个月前

大约十五分钟后,一辆摩托车嘟嘟地进了乡政府、又过了几分钟是另一辆。前面来的是红河初中校长江奇,年近五十岁,戴着黑框眼镜,头发吹上了灰尘;后面来的是红河中心小学校长朱霞,她也是骑着一辆旧踏板车进来的,四十出头,长相一般,身材匀称,穿着朴素的白短袖和黑裤子。两人都在姚永宏的引荐下,见过了萧峥。萧峥和他们握了手,说明了请他们来的用意。

小学校长朱霞汇报说,在九顷村,小学段一共六个年级,已经有7个孩子辍学了,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朱霞亲自上门去做了许多次工作,都没有效果。那些家长们,不是说自己忙不过来,就是说供不起孩子读书。其实,本质的问题,还是家长不重视读书。

初中校长江奇也汇报说,九顷村一个村,在初中段三个年级中,已经有4个孩子辍学不读了,2个孩子的成绩不怎么样,1个孩子成绩中等,还有一个女生读初二,成绩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很有希望考入县里的重点高中。

萧峥、纳俊英等人听到这个事情,眉头都皱起来了。萧峥想,真没想到有这种情况,这次教育局长没有一起来,否则萧峥肯定要质问他,县里的孩子辍学情况这么严重,为什么没有汇报?回去之后,萧峥肯定要找教育局长谈话!

萧峥他们一辆车,让小初校长坐上了乡领导的车,一起往村里去。乡里的车子在前面引路,萧峥一行的车子在后面跟着,在高原上扬起一道烟尘。从车上下来,萧峥等人一同到了村里,村支书、村长等人也都已经等在那里,萧峥等人跟村支书了解了孩子辍学的情况。九顷村支书邓有余说,这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跟村上的风气有关系,一年半载很难改变。村长也说,我们也是做了很多工作,可是老百姓还是不听,宁可让孩子早早地务农帮忙,也不让孩子去上学,真的是没办法。

萧峥听了心里就不舒服,村支书一口一个“很难改变”、村长一口一个“没办法”,这两位村主职干部的思想倒是“非常统一”啊,就是不作为嘛!当然,萧峥也忍住没有发火,一切都等看了情况再说。

萧峥跟着乡村干部往“九顷村”里走,让萧峥微微有些惊讶的是,从乡政府到村里的路倒是都在得到拓宽,路面也进行了平整,车子很轻松地开到了自然村里,非常破败的危房倒是也几乎没有了,有的房子是新建的,有的窑洞也明显进行了加固,还有村子的屋前屋后还种了不少油松和樟子树,村貌比萧峥想象中的破败不堪,要好许多。

萧峥就问村支书邓有余:“老邓啊,这村里修路、改房和种树的钱,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邓有余道:“萧书记,这是乡里拨下来的。”萧峥看向了乡党委书记姚永宏。姚永宏马上回答说:“萧书记,这就是县里下拨的扶贫款,我们乡比其他乡幸运,前后两次扶贫款,我们都拿到了,我们乡里没有留用,全部用在修路,给贫困户建房和加固窑洞上了,我们还种了不少树,希望能改善一下水土和空气。”

萧峥很庆幸之前没有因为辍学的事情,直接批评乡干部和村干部。我们党一直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事情要看过、听过、思考过,再下判断会更好,否则会让基层觉得领导都很武断、很主观,这是不利于工作的。

像这个乡、这个村,干部是干了实事的,否则道路不会拓宽、房屋不会修缮、树也不可能种上。在萧峥看来,要是一个地方干部在鼓励种树,那么这里的干部是怀着对自然、对百姓的善意的;要是百姓自己在种树,那么这个地方的百姓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看到村子新栽了不少树,萧峥的心情便愉悦一些。

县委副书记纳俊英似乎也有同感,她对乡党委书记姚永宏道:“这些树种得好。”张承传也道:“县里下拨的扶贫款,你们是用到位的。”张承传就是从乡长、乡党委书记上来的,看看村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