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的名字(2 / 4)

帝国的黎明 鼓元吉 4424 字 10个月前

中写作。23从以上诸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契丹大字《多罗里不郎君墓志铭》第2行的,即墓主的第二名“特免”。此名的契丹小字见于《萧仲恭墓志铭》第2行,作。不妨再举一个旁证。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第12行的,意为“封(号)”,而契丹小字《许王墓志》第2行的“封”作,试将两者作一比较,亦可得出“特免”一词的契丹大字词尾等同于契丹小字词尾的结论。

又如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第4、7、8行三次出现的一词,是契丹人常用的第二名,汉译迪辇或敌辇,它在契丹小字中写作或,

22该墓志拓本照片最初刊布于唐彩兰《辽上京文物撷英》(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年,148页),但被误称为《耶律贵也稀墓志》。关于该墓志的名称问题,留待下文再做解释。

23契丹小字中的“嫁”有几种略微不同的写法,而这种写法是最常见的,见《耶

8

契丹大字的词尾与契丹小字的词尾相对应。再如契丹大字《多罗里不郎君墓志铭》第2行和《耶律祺墓志铭》第3行都有一词,与契丹小字的同义,指“第二的(名)”,可知等同于,等同于。

以上例证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契丹大字中作为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使用时,其读音及语法意义与契丹小字的是完全等同的。笔者在《初释》一文中指出,契丹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的音值范围可拟测为~ian,多出现在?类元音之后;24而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契丹小字)和(契丹大字)的音值范围可拟测为~?n,只黏附在辅音或元音u之后。

不妨试举一例,以验证契丹大字词尾附加成分和的区别。上文说过,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将其第二名习涅(习撚)写作,又该墓志第2行有名者,即习涅之六世祖习宁。据同时出土的汉文《耶律习涅墓志铭》记载:“于越王兵马大元帅讳习宁,小字卢不姑,即公之六世祖也。”25此人《辽史》卷七六有传,谓“耶律鲁不古,字信宁”。此“鲁不古”即“卢不姑”之异译,“信宁”即“习宁”之异译。再看契丹小字。“习涅(习撚)”一名的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第2行作;“习宁(信宁)”一名的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第6行作。26前面说到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和只黏附在辅音或元音u之后,原字拟音un,27故/一词的词尾附加成分分别是和;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和大多出现在?类元音之后,而正好带有一个?类元音,28故/一词的词尾附加成分分别是和。

律仁先墓志铭》第7、8、63行,《耶律宗教墓志铭》第21、22行等。24清格尔泰先生对笔者的这一拟音提出修正意见,他认为从元音和谐律的角度考虑,的音值范围可调整为?n~en。见氏著《契丹小字几个常用原字读音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7—9页。25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357页。26《辽史》卷八三《耶律休哥传》称其字逊宁,亦即习宁之异译,此名在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第6行中写作,见石金民、于泽/民《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考释》附录,《民族语文》2001年第2期,65页。27清格尔泰:《契丹小字釋読問題》,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刊行,2002年3月,80—81页。

28参见清格尔泰:《契丹小字釋読問題》,94页。

9

(2)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之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此字与契丹小字的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可以相通。

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第3行的,即墓主第二名撒班,此名在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铭》第7行中写作。29又《耶律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