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郑氏的好。
甚至于,就连赵佶都觉得,他自己枝繁叶茂子嗣昌盛是郑氏的功劳。
因此,赵佶对郑氏的家族十分优厚,郑氏的父亲郑绅最后被封为瀛海军节度使、加封正一品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郑氏的两个兄长郑翼之、郑成之分别是陆海军节度使和安德军节度使,可谓荣宠备至。
而郑氏从来都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愈发地端庄恭敬,她拒绝新造皇后冠服,用贵妃冠服改制即可,还罢了部分仪仗,又积极抑制外戚干政揽权。
结果就是,郑氏资历高、功劳大、人脉广又最受宠爱,当了赵佶的近二十年皇后,退休后还能在唯一的儿子早夭的情况下顺利的当上太后。
总之,郑氏善于揣摩君心又颇有城府,虽然赵佶宠妃众多,但是她不仅后位牢固,而且从未爱衰。
原本——
以郑氏的资历、功劳、人脉、手腕以及赵佶对她的情分,她肯定能有一个很不错的晚年。
可郑氏万万没想到,赵佶在执政后期,频频出昏招,最后搞得国家都危险了。
关键,赵佶还将皇位匆匆忙忙的传给了赵桓这个白眼狼。
其实——
聪明如郑氏,早就在储君方面布局了。
一方面,在王皇后死后,郑氏收养了太子赵桓和他的嫡亲妹妹荣德帝姬赵金奴,对他们兄妹照顾有加;
另一方面,郑氏还一直跟赵楷、赵枢他们的母亲王贵妃以及其他有希望当上储君的王子的母亲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姐妹关系。
如此一来,怎么看,两头下注,不,是多头下注的郑氏,都肯定不会输。
后来,确定赵桓会当上皇帝了之后,郑氏又买了一个保险,而且买得还是双保险,那就是她借赵佶的手把自己的两个嫡亲侄女郑庆云和郑钥恭赐给了赵桓,准备让自己的两个嫡亲的侄女走她和王贵妃的老路。
郑氏都算计到了这种程度,并且成功的实施了,怎么看,她自己的下半生和郑家都应该稳了。
谁想,郑氏机关算尽,却怎么都没有算到,赵桓竟然不好女色。
郑庆云和郑钥恭进入赵桓的后宫到现在已经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赵桓竟然一次都没有碰过她们。
换而言之,郑庆云和郑钥恭竟然还是初女。
郑氏更没有想到,在当太子时表现得谦厚孝顺的赵桓,竟然是一个为了权力连传位给他的亲生父亲都可以囚禁的畜生。
这种情况下,郑氏纵然再有手段,再擅长揣摩男人的心思,又能怎么样?
更何况,郑氏会揣摩得是赵佶这样风流的男人的心,而不是赵桓这种根本不好女色的男人的心。
而且,赵桓在将赵佶软禁起来了的同时,因为害怕神通广大的郑氏坏他的事,也将郑氏给软禁了起来。
可以说,在对上了不好女色又无情无义的赵桓以后,无往不利了二十多年的郑氏,完败。
也正是因为赵桓帮朱琏把郑氏一党全都给压制住了,朱琏得以轻轻松松的主政后宫,母仪天下。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
聪明如郑氏,怎么会不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从赵佶换成了赵桓,赵桓又不择手段将赵佶的所有政治势力都给铲除了,郑氏就是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她难道还能真的上朝去亲自跟赵桓争吗?
所以,如果赵桓真能一直压制着赵佶,一直牢牢的掌控赵宋王朝,郑氏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委曲求全。
可偏偏,赵桓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让李存给废了,再也不是皇帝了。
这时候,郑氏难免会想起赵桓对她和赵佶的“孝敬”。
比如,李存第一次兵围东京汴梁城时,赵桓先拿他们郑家开刀,把她爹郑绅和她的两个兄弟郑翼之、郑成之一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