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赏三军(1 / 2)

视察团来青苗营地,一者是作为审查团队的掩护,二者是来视察,三者是来给第一宇宙军颁发嘉奖令。

这些事都是一环套一环的。

倘若审查团队在青苗营地发现第一宇宙军的快速发展存在问题,那么视察团就不是来视察的了,当场责问、责令整改、全部抓捕归案,三选一,总有一条适合青苗营地。真当视察团人畜无害啊,人家从行政到学术的各方面大佬都带来了,个顶个对第一宇宙军的现有框架都是降维打击。

若是真发现第一宇宙军蓬勃发展的现状实际是一群虫豸的粉饰太平,视察团便能原地转型,让虫豸们知道什么是来自银河共和国的铁拳。

只有审查团队给出的回馈证实,第一宇宙军的行动确实是值得借鉴的,利大于弊且值得研究的后,视察团才会让视察成真。

至于视察之后嘛,自然是人人爱的嘉奖环节。

小好小夸,大好大夸,像第一宇宙军这种开银河共和国先河的项目则是独有一套评判标准,视察团大佬的高规格此时也有用处,天庭共议会常任委员都说话定调了,这事不就有谱了嘛。

而且大佬们也都知道第一宇宙军情况特殊,对第一宇宙军的发展要求心里有数。综合评判下,第一宇宙军的现状已经算是极好地达成了要求,银河共和国自然不能亏待了第一宇宙军的诸位,这场嘉奖环节有了基调——夸,大夸特夸,连带物质基础的大夸特夸。

第一宇宙军也确实担得起这份嘉奖。

这支部队从筹备成立到如今也只有七个月,在正常作战的日子里,他们便已经能够带着两万人以上规模的士兵在深渊母星的地表高强度地完成各项军事任务,归其所属的青苗营地也正常工作,接手各方面军队的“新兵”也没出过岔子,让第一宇宙军的规模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大量地安全增长,这如果还不值得嘉奖,那实在不知道他们还得做出什么丰功伟业才配得上了。

于是,在视察团到达青苗营地的第六天,举行了嘉奖大会。

嘉奖大会倒是没打扰士兵们正常工作,只是单独找了个时间,用灵视通话召集几名有代表性的军官,开了个会。

比较有代表性,指的是能够代表第一宇宙军的全体去参加嘉奖大会,替别人领个奖什么的。白瑞树自然在列,他得替后勤和行政办公的军官士兵领奖。

嘉奖的内容,刨去那些比较华丽的文辞部分,只挑其中比较容易让人“感同身受”的物质部分,光是一项便足矣让众人明白这次嘉奖大会的含金量——第一宇宙军全员军衔提一级。

嗯,包括士兵。

如果在别的时候,给全军军衔都升一级,无论受赏者是否立了大功,看起来都像是一步臭棋,但在这个时候却恰到好处。

再过一个月,二十万士兵就会加入第一宇宙军,现有的士兵刚好可以作为下一批士兵的骨干,做班级干部,此时提一级军衔,对士兵的结构便是一次绝妙的调整——省的慕阳州再为了士兵们的军衔结构愁得天天挠头。

慕阳州:我应该算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对士兵的结构是调整,对军官的体系也是解了燃眉之急。

慕阳州虽然一直在为调整军官军衔结构努力,一个劲地拉抬军功,提拔军衔,但第一宇宙军的军官军衔从建军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太健康,他怎么拉抬也做不到在七个月的时间内让五万名军官的军衔都去往他们本应存在的位置。

最鲜明的例子便是,最初建军时,由于没有军功就不能授高衔的惯例,建军时的校官就只有慕阳州、李丹成等四人,还“只是”少校,其他学生则集中在少尉……

慕阳州拼命调度,挣来军功就提升军衔,花了七个月的时间,落到自己身上也就指给自己提了一级,刚到中校——半年从少校升到中校对其他人来说足够了,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