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社团形式的宗门(1 / 3)

这种审美炼神法从它的生效方式来看,效率非常低下,与其说是一套合用的神识修炼术,还不如说是总结了日常中触动心灵的一类状态,解释了修真者们在生活中神识提升的原因,算是一种指导思路。

不过有指导思路总比没有指导思路强,莫余将这套方法记在了新立的《修真大全》里,将一份副本放在了传法堂,和五行功文本、《修真者法典》、《非修真者法典》一起享受对所有修真者免费开放待遇。

嗯,新历二年元旦的修真者大会,虽然通知了莫余,但莫余一门心思都在烧玻璃上了,所以没去,结果在修真者大会上高票通过建立了“传法堂”这个设施。

顾名思义,传法堂是传递典籍的地方。天庭的修真者们能想到设立这个设施,并不是因为莫余作为穿越者在背后“指手画脚”,而是他们确实有了对传法设施的需求。

事情得从莫余跑到河吕部落开始长期驻扎开始讲起。

莫余离开盆地后,天庭中的修真者有一些跑去干活,还有一些留在盆地里修习五行功,另有一些修真者,到处探索,搜寻灵材。

莫余给他们留下了灵材分类的办法,他们找来了灵材就会记录现象,虽说所用的方式还不太规范,但已经有了持续探索的能力。

探索,到一块没有记录的地方去,调查当地情况,如有必要,携带一些样本返回。

这群探索天庭边界、扩大天庭版图的修真者,大多是三三两两地结伴出游,跑到天庭的地盘之外,便都会遇上过来阻击入侵者的地盘领主。

掌握五行功之后的修真者一对一单挑这些尚未掌控全身的修真者本就手到擒来,更别提还是结伴出游,地盘领主跑出来就发现自己打不过这些修真者,便被探索小队一套普通话突击训练,拉到盆地去接收后续教育。

被教育后的野生修真者就像是被拍了一脸的“乐不思蜀”,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加入天庭这个和谐有爱的修真者集体,为天庭的成长发光发热,然后冲着修真者法典宣誓,宣誓完就和新朋友一起结伴出游,探索世界,然后抓野生修真者……

天庭的修真者数量就是这么多起来的。

终于有一天,在盆地留守的教师型修真者扛不住越来越多的生源压力,开始寻求更高效的教学方式。

这些教师一开始玩的是师父带徒弟模式,就那种一个人带两三个,教会了再换人的模式,来进学的野生修真者数量少时,大家分着分着也还能教,但后来越来越多,一对二三的教学方式眼看就撑不住了。

倒也有修真者提过,让他们不要再教下去了,奈何这群修真者教师似乎是教上了瘾,从无到有没人指点就自行觉醒了师德,不忍心见野生修真者懵懵懂懂,过五行功而空手归,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凡修真者皆有所学”的机会。

想了许久,几个教师型修真者凑在一起开了个会,就合力建了一座传法堂,在里头摆上《修真者法典》、《字典》、《非修真者法典》、文本版五行功之类的东西,大家专注着教一方面的内容,送来的野生修真者从字典那儿开始听课,听完一轮就到下一处,全部走一趟,就算是都学过了,接下来该对法典宣誓加入天庭的就加入天庭,对天庭不感兴趣的想走就走,没人拦着——但没有修真者选择不加入天庭。

到此为止,传法堂还只是这几位教师型修真者的私有物,但后来有关灵材的记录越来越多,几个研究型修真者找不到地方放实验记录,满盆地乱逛的时候,发现传法堂是个好地方,就把整理后的实验记录放到传法堂去了。

教师们看传法堂造得太大了,好多地方都空着,就允许这些修真者放实验记录。

再往后,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也被放了进来,教师们一合计,干脆把这座建筑物贡献给全天庭,在修真者大会上确立了一系列有关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