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织毛衣(2 / 3)

不起,就算送上来,他也不会客气。

而且还有一点,土司头人的孩子能入学,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必须要入学,而且还要给予足够的机会……

其实张希孟讲的这个道理,也针对所有藩国的学生。

日后有人想来大明求学,也是一样的,首重人品,其次才情。而且这些学生要和大明的学子放在一起,同台较量,公平竞争。

“张相教诲汤和都记住了,只是接下来遇到了难题,还请张相能不吝赐教指点。”

张希孟笑道:“我义不容辞!”

跟汤和谈过之后,他也没在乎什么名爵,直接跟老朱辞别,就前往靖州,主持改土归流事宜。

跟汤和一起动身的还有成千上万的苗兵,他们终于终结了陈汉,迎来了大明……在这个新的国度里,他们得到了田地,得到了尊严,得到了向上进取的希望。

他们现在要把这些成果,分享给亲人。

如果大明需要他们,这些士兵会毫不犹豫,再度拿起兵器,踏上征途,从此开始,他们都是大明的人!

送走了汤和,一张巨大的棋盘已经展开了一角,可以窥见大明立国之后的战略了。

一个新的国家,哪怕是西晋那种费拉不堪的,还知道统一江南呢!

到了大明这里,规模更不要说了……以冯国用为首的诸将,目标明确,直奔关中,西域方向。

朱文正立足湖广,虎视巴蜀。

汤和经略西南,加上早些时候,已经到了岭南的朱英……自北向南,一条万里战线,已经初具峥嵘。

当然了,这些只是暂时落子,还没有真正完全展开。

而且大明的真正敌人还是大都的元皇帝。

所以真正的精华,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花云……这些更强悍的大将还没有出动,他们在等待着机会。

事实上老朱已经将一面王命金牌授予了徐达,规制和冯国用的那一块同样大小,让他前往扬州,开始筹备北伐。

几乎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准备动身返回应天,统筹全局。

一个天子离开京城太久,显然是不行的。

张希孟大略着也要随着回京。

同时也几乎动身的还包括江楠的度支局。

经过了不眠不休的努力,总算是收集了江西和湖广的大略数据,接下来更详细的东西,却是要等候地方衙门上报,度支局核算之后,再来验证数据的可信度。

张希孟也在动身之前,来瞧瞧自己属下的情形,看看有没有偷懒。

果然不出预料,让张希孟抓了个正着,江楠果然在偷懒。

她手里拿着竹针,正在编织毛衣……没错,就是这玩意!

张希孟忍不住咳嗽道:“江提举,你这是干什么?”

江楠头也不抬,只是澹澹道:“这可是皇后的吩咐,张相公要是不愿意,可以去找皇后啊!”

说完之后,江楠抬起头,笑呵呵道:“张相,你不是说要弄毛纺吗!对不起,毛纺没有,毛衣要不要?”

张希孟皱眉头,明显有点状况外。

江楠就笑着跟他介绍情况…

毛纺织这是无数穿越前辈都会点的一项科技树,这玩意用好了,可是能富国裕民,瓦解游牧铁骑,开启工业化进程,有着无与伦比威力的神技啊!

但是很可惜,张希孟还没有来得及施展,只是让下面人探索一下,到底要怎么制作呢绒……

更不幸的是,这项计划刚提出来,就落空了。

南方人根本不爱穿这个,而且呢绒需要数量众多的优质羊毛,这也是南方不可能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