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李善长(2 / 3)

已经丧胆,完全成了羔羊,只知道逃跑,哪里还敢反抗。

好巧不巧,驴牌寨的兵最擅长奔跑。

只不过以往是躲避敌人,而这一次却是追杀敌人。

当不断有元兵倒下的时候,驴牌寨士兵的勇气提高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瘦小枯干的兵,追着比他高大许多的家伙,扑上去就是一刀。

跟对方扭打,抱在一起,死也不放开。

等后面的人追上来,砍下脑袋,一同领赏……

二百名不到的元兵,就这样,一个没跑了,全都被杀。

等最后几个兵,带着血淋淋的人头回来,驴牌寨上空已经弥漫米香。

元军送来的粳米白面,竟然成了驴牌寨士兵的美餐。

大家伙笑着,说着,简直比过年还高兴。

老朱也跟在人群之中,跟士兵吃一样的东西……驴牌寨的士兵看在眼里,都大吃一惊。过去他们的大帅可从来不跟他们一起吃饭。

大帅喜欢吃鱼,不管天多冷,都让人下河,给他捞鱼,谁摊上这个活儿,都气得背地里骂娘。

显然,老朱的作风让他们耳目一新。

吃过了饭,老朱论功行赏,把粮食摆在眼前,谁有功,谁该拿多少粮食……一目了然,做不得假。

赏罚公平,同甘共苦,这是驴牌寨士兵对朱元璋的共同印象。

貌似跟着这位也不错,至少比原来的大帅有前途。

很快,老朱安抚了人心,收拢了三千多兵马,也有了一块进军定远的跳板。

前方的战果需要通知临淮,告诉张希孟,安排更多兵马南下,准备接下来的战斗……老朱正在安排,驴牌寨竟然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还是个文士。

看样子应该有四十左右,胡须飘洒,精气神十足。

“在下名叫李善长……听闻有义军在此,故而前来拜访。”

李善长!

朱元璋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他只是觉得手下只有张希孟一个文人,负责处理繁杂的事务,实在是太疲劳了。那小子又时常抱怨,让自己多找几个文人。

奈何在濠州附近,人才早就被几位大帅瓜分了,他的机会不大。

如今南下,果然就有文人来了,也算是天助我也。

“李先生称呼咱为义军,可是在朝廷眼里,咱可是贼啊!”

李善长哈哈大笑,“成王败寇,古之常理,待到天下太平,自然是王者义军!”

朱元璋微微一动,便笑道:“天下太平,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先生以为,何时才能天下太平?”

李善长从容道:“秦末战乱,豪杰并起,汉高祖以亭长之身,芒砀山贼寇之兵举事。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霸业。如今元廷昏暗,纲纪荡然,红巾四起,山河分崩离析。倘若有豪杰英雄,能效法汉高祖,平定天下不难!”

李善长侃侃而谈,朱元璋耐心倾听,忍不住微微点头。

“先生果然大才,一席话让人心悦诚服。”

李善长也笑着点头,他准备了好些日子,就是为了能打动眼前的人。汉高祖和萧何,刘备和诸葛亮,苻坚和王猛,刘裕和刘穆之……一段佳话就在眼前啊!

正在李善长欣喜的时候,突然朱元璋笑道:“数月之前,就有人告诉咱,要和汉高祖相比,如今先生算是第二人。”

“什么?”

李善长大惊失色,不对啊?

几个月前,你不是还被困在濠州吗?

那时候就有人跟你说这个?

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