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蹭吃蹭喝(2 / 4)

朱开山又朝对面喊道。

意思咱们都是胡子,关外胡子是一家,虽然你是大掌柜,但我也不是小喽喽,也算一伙儿土匪的话事人。

本来父子俩是不懂这些的,但是在父子俩,在老金沟外端掉两伙土匪之后,简单的一些黑话,对两个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土匪大多都是一些生活不下去的泥腿子,想要这些人有多复杂的黑话套路,其实也是为难这些人。

除了一些专业有规模的大团体,一些小伙土匪,对这些黑话也是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

更有不少直接就扯旗起缪子,根本不懂这些土匪黑话。

属于不被广大土匪团体认可一家子存在。

“报报迎头?”

听说朱开山也是话事人,对面的大掌柜给了一下尊重,翻身下了马。

算是释放了一些善意,表示不会直接对父子俩动粗。

这明显不是一个多大的团伙,遇见了同行,完全没有一般土匪遇见百姓的蛮横。

又老金沟那些土匪,看上去是好交很多。

“二龙戏蔓。”

对面问朱开山性啥,朱开山自然就回了自己姓朱。

有可能的话,在这个尊重自己的祖宗和姓氏的封建传统年代。

江湖人就是报假名走江湖,一般也都不会改姓氏。

爷俩闯老金沟的时候都不改姓,更不要说是遇一小伙土匪。

不直接问,不直接答的原因,其实就只是这些土匪喜欢故弄玄虚。

回答的时候只要云里雾里、拐弯抹角,带着草莽气的把自己的姓带出来就行。

因为‘二龙戏珠’这样的词语人所众知,很简单就能让人明白是姓朱。

“原来是旱地忽律的朱家兄弟,某家虎头蔓。”

既然这些人土匪,理所当然的就崇拜自己的古代同行。

流传最广的水浒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就很受土匪们推崇。

虎头蔓算是很简单的暗示,这土匪头子是一个隔壁老王。

“大刀王兄弟。”

朱开山又是一抱拳。

这个大刀当然是指的大刀王五,和朱开山一样搞义和团的,而且名气比朱开山还要大很多,说土匪头子和王五是同姓,也是给足了土匪面子。…。。

总不能是为了对称呼应,也从水浒里面找人。

不管是白衣秀士王伦还是矮脚虎王英,人品都有极大的瑕疵,就是土匪也看不上这俩玩意儿。

土匪头子听了很开心,摆手势让手下把家伙收了起来,朝朱开山、朱传文走了过来。

这明显是一个友善的信号,朱开山、朱传文自然只能赶起爬犁,跟土匪来一波双向奔赴。

等到相距不到十步的时候,对面的土匪大掌柜才哈哈的笑了几声,然后豪爽的说道:“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差点咱家不认自家人。”

“哪有,自家兄弟不会认错。”

“兄弟拜那个红花厅?”

土匪头子又继续追问起,朱家父子的寨子在哪里。

“兄弟拜大青山。”

朱开山也不算忽悠人,放牛沟的后山,屯里们就称呼为大青山。

关外山脉众多,除了有名的名山大川之外,各个小山头,都自有自己的名字。

但是这个名字,也就是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传播。

像大青山、老秃山这类烂大街的名字,随随便便的就能找出来七八十来个。

所以随便说,这些人也不知道老朱家到底出身哪里。

土匪寨子具体的位置属于隐私忌讳,讲规矩的都不会追问。

“天寒地冻,兄弟去何处买卖?”

“不做买卖,回家猫冬。”

土匪问父子俩去干啥,朱开山回话是回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