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还乡(1 / 3)

浮生寻名 谷舍得 3147 字 2022-05-05

“什么是留白?”

“准确的说,留白并非出自公子之口,而是世人疯传,三人成虎,这个词也就流传了下来。时人认为,上天降下天玄公子,挽救洛河百姓于水火,是为天意。而终局之前天玄公子的突然失踪,也是天意,无论多大的国恨家仇,到此即止,连公子也无法违背,何况平凡的世人呢?洛河人并没有将虎贲人赶尽杀绝,而是将其驱逐于中原之外,高筑城墙,以为自此可以高枕无忧。”

“以为?虎贲都输光了屁股,还能打得过洛河吗?”

“洛河与虎贲确实相安无事,过了十数年的安稳日子。可这宁静终究不长远,马上便被另一位神人打破,便是世人供奉的公子还乡。还乡公没有天玄公子那样传奇的出身,他生在一户贫苦人家,自小跟随父母躲避战乱,贫穷与饥饿常伴左右。公子好读书,即使战火频仍,食不果腹,也不曾落下。十岁那年,恰逢洛河得势之时,他的家乡何年镇被洛河人攻破,镇中百姓纷纷北逃,他在逃难时目睹了诸多人间惨事,小妹被卖给大户人家,以换取几天的食粮,尚在襁褓中的弟弟被饿狼叼走,母亲也成了疯子,与公子走散,待到还乡公子再寻到母亲时,他的母亲已是众多河滩浮尸中的一具尸体.。还乡公子强忍这断肠之痛,将母亲葬于一处树下,便是世人常说的慈母树。公子重新踏上逃难的路途时,又遇道路被山洪阻断,几千人便被困在汹涌的洪水前。公子的父亲眼看逃离无望,便抛下儿子,投奔在后方掩护百姓撤离的虎贲军队,自此销声匿迹。临行前,他告诉还乡公子:从此汝名“还乡”。就这样,我们虎贲的英雄成了彻头彻尾的孤儿,所幸洪水褪去,他与族人逃出生天,在关外过起了放牧的日子。”

“这公子可真可怜,那他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受到万人敬仰呢?”

“相传还乡公子在关外时与一外族女子结识,久经苦难,形单影只的公子很快沉溺于情感之中,他与该女子情投意合,定下终身大事,可世事难料啊,女子难产而死,母子双双殒命。还乡公子接连遭遇惨事,他攀上一处巨石指天怒骂,怨气之重,方圆百里生灵为之凄然。时人甚敬鬼神,可代表着天意的天玄公子,却并没有因为虎贲人的苦苦哀求而怜悯。虎贲人虽心有不满,却不敢怪罪举头三尺的神明。还乡公子誓言破天的豪言壮语冲击着每个虎贲人的心,终于,人们聚集在公子周围,声势逐日浩大。还乡公子境遇之惨痛,怕是无人出其右,然而他却反过来激励广大受难的百姓,誓立两个志向,一曰带众人返乡,二曰问天[1]。这块石头至今仍伫立在关外,虎贲人称之为问天石[i]。天玄公子失踪十余年后,虎贲在关外励精图治,秣兵厉马,枕戈待旦,国人情绪高涨,反观洛河人,则承平日久,疏忽防备。”

“虎贲人真的杀回来啦?”

“不错。还乡公子打起仗来是攻无不克,往往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敌军视之如遇恶鬼,纷纷于阵前脱逃。还乡公子每胜一战便向天长啸,示上天以长矛,将士亦纷纷效仿,虎贲军气势冲天,昔日虎贲之地尽数讨回,一寸不多,一寸不少。公子并没有贪恋战果,而是重回旧都,兑现承诺。长达四十年的太平盛世从此开始,虎贲人在公子的治理下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虽国力强盛,却未动过一兵一卒征讨杀伐。四十年后,还乡公子卒于虎贲都城,国人为悼念他,创作了名曲还乡[2],时至今日,虎贲人一听起此曲也不禁生出思乡之念,热泪盈眶。”

“这还乡公子着实让人敬佩!”

“如果照这么讲下去,大概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总之呢,虎贲与洛河作为九州大地最强的两方势力,隔上数十年,便要重演一次历史。自还乡公子之后,尚有十方公子、信鼎公子、公子时、公子远,他们之中每一个人的出现,势必卷起神州大地的风潮,风靡天下数十年。各地的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