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路线(2 / 2)

松下引进一条干电池生产线,并计划将鱼雷电动机车间改建成录音机生产厂,从而夯实漓东厂在家电类这个主营业务线上的实质。

当然这一系列大动作缺了钱是不行了,于是漓东厂有申请了5个亿的贷款,准备按照郑勇的建议来把大的。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漓东厂的电视没卖出几个,自身却背了将近10个亿的负债。

每年光是利息,就能覆盖漓东厂大部分利润,问题是电视机的销售回款是有账期的,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

这还算是讲究的,差一点的经销商直接打白条拖欠货款也是正常操作,到时候怎么办?

难道也学其他厂用新的银行贷款去还旧贷?

周伟虽然是个老好人,也倾向于改革,但却不是傻子,知道烈火烹油下是有隐患的,成了外界说你改革先锋,勇于担当;败了那就是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周伟这么多年能在西南兵工局吃得开,可不止是装老好人,而是稳字当头。

落在漓东厂改革的问题上,便是没有一把将手里的牌全都梭哈了。

这从他极力保留109鱼雷项目就能看得出来,即便就是个精神象征,周伟也始终抓着不放,以至于郑勇和马军背后都不止一次的批评周伟,改革的决心不彻底。

而周伟另一个不彻底的表现就是对热处理车间的回护。

要知道,按照郑勇的规划,热处理车间未来将会被改造成漓东厂洗衣机的生产车间,但这个建议周伟没有同意,理由即简单也让郑勇等人挑不出毛病,那就是热处理车间是目前最稳定的现金流供应源。

电视机是买的好,但回款是个问题,慢无所谓,关键是白条一堆接着一堆,热处理车间的“高端”剃须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属于小商品,可以直接对接到消费者,回款是既快又稳。

所以周伟一句:“我得保证厂里职工的基本工资!”便把所有人的嘴给堵住了。

但也仅此而已,至于申请经费啥的,那是想都别想,反正你温大伟能耐就去上级要,没那个本事就老老实实做刀片儿。

老好人就是如此,把自己认为关键的抓牢后,其他的就完全放手。

这就难坏了温大伟,他哪儿认识啥西南兵工局的人?

老爹算是一个,问题是那种清水衙门碰不到核心层,说话也未必惯用,所以温大伟也就在信里提了一嘴,真没指着温林能巴结到几个领导,毕竟老爹那种讲原则的人也做不出来巴结这种事儿。

结果没想到,老爹似乎有了成果,以至于温大伟看温林就跟看陌生人一样:“爸,您没委屈着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