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车坦克,动力问题(1 / 4)

武器测试场与城外的训练营在同一个地方,不过训练场地朝向向西,军营向东,在两个区域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经线围栏进行分隔。

测试场除了有用于武器测试的用途之外,还有训练的用途,不过在今天需要测试新武器的时候,临时被征用清空场地。

火炮场地当中, 此刻三辆实验的车辆正停泊在火炮阵地的掩体当中。

古德恩到达此地之前,军事研究所以及相关编制的部队人员工已经在这里开始了初步的实验任务。

超过百人的团队在为三辆载具进行测试和记录数据,古德恩站在一旁作为只是就静静地在看着各个车辆的测试,并没有让人来陪同他解说。

装甲车或是坦克这种重型载具的研制,虽然有先前制造和研制魔法汽车等经验作为保证,但研制的过程也近乎全部从零开始。

即便是有古德恩的‘技术’支持, 但为了打造这三辆原型号可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没有生产线搭建的时候, 近乎七八十的零件全是工匠亲手一点一点锤造出来的。

花费的钢材也不少于上百吨,如此奢侈的投入换在以前的清源那可都是不敢想象的,但如今附近矿场都已经连上铁轨,每日冶炼的成品钢已经可以达到三千余吨起步,而且这个数字等到各地的基建任务完成,突破一万大关都不是问题。

不同的车辆在测试场中正测试校准着自己的火炮,巨大的轰鸣开火声与命中的爆炸声,让在一旁观看的古德恩十分满意。

三辆战车每一辆的车体都大致相似,但还是略有些许不同,长度都在七到八米左右,两辆战车底盘采用履带式,一辆采用8x8轮式结构。

其中履带式的车体又分为两种结构,一种为后置炮塔装满用于搭载更大口径的榴弹炮, 作为车载支援载具,而另外一种则是设置为中间炮塔结构, 在外形上更像是坦克但结构上更为轻巧,并没有那么厚重。

三种不同的车体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用处,后置炮塔的车型作为升级后的机动化火炮,能够更加快捷方便为前线支援火炮, 中间型的履带车体则是作为平射压制的火炮单位,可以随时冲锋陷阵为步兵有效的掩体保护。

而轮式结构的突击战车也同样能够搭载炮塔安装火炮,它的作用是用来快速部署机动,以及根据后续需要更换炮塔改为其他多功能的炮塔适应不同的任务。

军事研究院的设计可不仅仅只是就这样研究了战车的全部,每种车体都有不同的炮塔结构升级。

比如轮式战车,不仅仅能够搭载装有一零五升级火炮,还能更换成还未服役的多管25毫米机炮,当做一个真正的步战车,利用金属风暴来做压制,同时没有火炮庞然的占据空间,轮式战车甚至还能调整出一个承载空间,用来运送兵力。

不同的型号将会在后面看需要而升级制造,而现在的三辆只是一个初始模板,除了后置炮台搭载了新榴弹炮外,其他两辆则是搭载了一零五升级火炮炮塔进行任务测试。

这一零五升级火炮也是按照了古德恩他所需要要求而设计开发,整个火炮结构采用了魔法火炮和野战炮的结合,不同于上面两个的七十五毫米口径, 升级火炮口径则是直接达到一百零五毫米,与榴弹炮口径相当。

同时采用两种发射方式的结合,一零五升级火炮不仅仅能够发射魔法炮弹, 甚至也能够发射装药炮弹。

不过让炮塔内储藏携带两种不同的炮弹,虽然也能带上不少,但也会因此降低一部分的弹药储存容量,以目前设计的储存弹仓只能最多携带三组基数的炮弹。

若是两种炮弹各带一半,在遇到一些廉价目标时正巧装药炮弹打完打而不得不使用昂贵的魔法炮弹,那就显得十分浪费,而且这样的储存量也显得较少,在现在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下,单车携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