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曹髦的想法。借鉴孝文,取代孝文,超越孝文。孝文帝的汉化只是停留在了表面,实际上,还是可以更进一步的,就例如从祖源的问题上来解决。这么做当然也有风险,就这么一句匈奴夏之后,若是被官方承认,其实就能给与匈奴一种入主中原的法理,但是吧,这东西又是最不值钱的,谁的军队强大,谁就能入主中原,哪怕是个乞丐出身,哪怕是渔猎之野民,也不妨碍他当皇帝。何况,就以如今的局势来看,曹髦便是明日暴毙也轮不到别人入主中原。首先证明当下各地的羌胡与中原百姓们的关系,研究他们历史上的成分,然后大家认祖归宗,诸民合一这甚至都不能说是杜撰,都经得起各种考证。曹髦又问起了羌。阮籍当即再次开口,“羌,乃是商之遗民!”周围几个学者的嘴唇再次颤抖了起来。阮籍却是有理有据,“昔有成汤,自彼氐羌,羌本来就是成汤时的方国,成汤由诸多方国所构成,难道羌就不是商之遗民了吗?”曹髦又问起了鲜卑。这个就有点难度了,如匈奴,氐,羌这样的还能找到考证,但是鲜卑嘛。可阮籍已经大概知道了曹髦的想法,他认真的说道:“鲜卑出自东胡,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商时即存”曹髦又连着询问了几个胡,阮籍对答如流。曹髦惊讶的说道:“按照阮公的说法,各地百姓,难道不都是华夏正朔嘛?”“如此不该区分族类,该认祖归宗,如匈奴,除却那些两汉刘姓后人外,其余可以恢复其先祖之姓,如夏,姒,淳等”曹髦看向了阮籍,“不只是如此,还应当着书来记述这些事情,相应的恢复他们的姓氏,等到更换姓名,改变风俗,攻读经典之后,就可以不再进行区别了。”曹髦如今所想的,便是只留下一个民族,也就是华夏民族,以中原地区的魏人为主体,以四周的百姓作延伸,不分彼此当然,如今只是第一步而已,想要完成这件事,不知要耗费多长时日,但是,曹髦愿意去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了。或许往后塞外还会出现柔然,出现新的势力,但是曹髦只想要做好如今的事情。这件事好就好在,既得利益者几乎不会受到冲击。胡人归化会对当下的利益集团造成什么影响嘛?这些胡人是能跟他们争夺考核的名额还是官爵?顶多就是让门阀这帮宣传自己生来高贵的家伙们觉得心里不爽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打击,相反,多出一大群会耕作的农夫,他们说不定还会很开心呢诸多学者们一一离开,脸色复杂。司马炎幽怨的看了阮籍一眼,随即垂头丧气的离开了。阮籍却被曹髦所留下。对这些竹林里的兄台们,曹髦早期很是亲近,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打击司马家,可到自己掌权之后,他就开始打压这些人了。因为他们那消极避世的思想不符合曹髦的要求。但是如今这几个名士,都算是勉强低下头来,起码是不敢在明面上反对曹髦的,其中嵇康早已成为了曹髦的忠实簇拥,成为了最早改变的名士。而阮籍的脾气比嵇康还要倔强。这些时日里,遭遇了几次罢免,几次调任,又得到几次提升,可他就是像块石头那样,怎么都不愿意跟曹髦合作。曹髦都没有想到,这一次,阮籍居然会主动接茬。实际上,曹髦私下里安排的负责接茬的散骑是司马炎。曹髦召集这些人,本来就只是想要先造势,让司马炎跟自己打配合,这件事曹髦很早就有了要做的想法,提前告知了司马炎。这傻孩子都不知背了多少天,正要大展身手。就被阮籍给截胡了。而曹髦也是干脆的将这件事直接交给了阮籍来办。可曹髦此刻还是很意外,他想知道,一直都不愿意配合的阮籍,今日为什么会是如此?迎着皇帝那狐疑的眼神,阮籍却是一脸的平静,脸上毫无异色。“阮公啊,您过往向来不多言语,今日怎么会主动开口呢?”曹髦笑着问道。阮籍回答道:“自先秦以来,中原百姓轻视四边胡人,胡人又仇视中原苗裔,双方厮杀征战,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既然陛下有意遏制这纷乱,使诸家归一,臣又怎么能不出力呢?”“便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