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2 / 3)

将军好凶猛 更俗 409 字 11个月前

部分人马,一直都是不容忽视的一系势力。

数以百万的流民南下,乃是故土惨遭赤扈人侵略所致,迫于生计落草时,洞荆联军已成势力,为了提高战斗力、凝聚力,蛊惑更多的人投奔过来对抗官兵,孙彦舟、胡荡舟等酋首除了着意整肃军纪外,还祭起为民请愿、替天行道的大旗。

故而在孙彦舟、胡荡舟率部投敌之后,无论是个人感情,还是落草以来的自我认知,流民出身的将卒内心是最为抵触投敌,更不要说他们的家小都还在荆南。

郭云昆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员,也是燕小乙亲自策反,在汝阴城潜伏的归德军中层将领。

郭云昆所部虽然仅有五百余人,但大多数都是郭氏同宗或乡邻子弟。

在郭云昆为军情司效力之后,其部又陆续有十数人接受策反——事实上郭云昆所部早就是军情司能直接指挥调动的一支潜伏战力。

因此即便唐渊、虞谟不能骗开东城门,突袭兵马也有极大的把握,在郭云昆所部及其他潜伏人马的配合下强行攻入汝阴;要不然也不会冒险拟定这样的突袭方案。

不过,汝阴距离焦陂泉河营区还是太近了,汝阴城本身又太大了,还有孙彦舟、胡荡舟嫡系兵马与两千以赤扈本族精锐为主的镇戍军死守的内城。

天亮后汝阴城外就已经有从焦陂方向过来的小股虏骑出没,大股敌骑也开始在颍水南岸集结,随时就会杀到汝阴城下。

他们这时候强行占领外城四座城门,并没有办法对全部外城区域进行有效控制——有近两万守军散于外城各处,有投降有投诚的,有负隅顽固的,也有观望形势。

即便孙彦舟、胡荡舟所部及镇戍军不从内城展开反击,他们要对外城区域的守军逐一完成梳理、控制以及歼灭掉顽固分子,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事情。

突袭前锋兵马以选锋军骑兵为主,也不擅长逐步逐巷去清理乱军。

这时候分兵去强占外城四座城门,然后将他们的兵马都收缩进外城区域,分兵依托城墙抵挡焦陂敌军的反扑,绝非上策,甚至会显得极其被动——此时孙彦舟、胡荡舟所部及两千镇戍军不敢从内城杀出来,外城大多数守军都还在观望中,但等到大股虏骑增援城下时,一切就难说了。

他们此时已经控制东城、南城部分区域,第一时间修筑一些简易壁垒防止守军反扑外,有限的精锐兵力还是要重点部署在南城门外迎接大股虏骑从焦陂方向杀来。

只要将增援虏骑杀退,早没有什么斗志的汝阴守军,还不是瓮中之鳖?

“倘若虏骑从焦陂杀过来,看到我们在南城外严阵以待,选择从西、北方向进城,我们要如何应对?”郭云昆问道。

“首先他们要有胆子进城,再者赤扈骑兵真要弃马进城,就是瘸了腿的老虎,我们还巴不得如此,”燕小乙笑道,“真要有这美事,我们这一仗真就可以将焦陂、汝阴之敌彻底包圆了。”

这时候城外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很快有人在城下扬声通禀大股敌骑在西南方向颍水沿岸完成集结,相距汝阴仅十二三里,已经有出动的迹象。

郭云昆扶着燕小乙走到城楼外侧的垛墙口,这才看到城下黑压压一片、战马嘶啸,经历短暂休整的选锋军主力骑兵已在城下完成列阵——他们此时也能看到十二三里外的赤扈骑兵,更像是褐色洪流在缓缓的朝这边涌动起来。

不过这股褐色洪流并没有完全朝这边冲击过来,其右翼分出一股支流,往东面而去。

“虏骑往东分兵作甚?”郭云昆不解的问道。

“应该是我们的后续援军赶到了,迫使虏骑分兵拦截,”燕小乙说道,“你扶我登上城楼看一眼便知!”

汝阴南城门,在城台之上还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城楼。

燕小乙与郭云昆站在城楼南侧的垛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