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王之军势VS绝对防御!(2 / 3)

历山大的大将之一,在亚历山大死后,参与了瓜分亚历山大帝国的继业者战争,拥有土耳其一带的领地。。

在亚历山大生前,安提柯畏惧于亚历山大不断取胜的巨大声望,不敢有反意,而且,他不相信有人可以抵挡亚历山大的兵锋!

“虽然你们确实很强,但要不是我们秦国有一个武将,不愿效力,你们早已败北!”

王贲倾尽全力,继续与安提柯血战,身上伤口逐渐增加!

东西方武将虽然不认识彼此,但为了取胜,大打出手,你死我活!

王贲避开安提柯的长矛,手中的秦剑,斩向安提柯!

安提柯之子,马其顿武将德米特里,持矛从一侧刺来,撞开王贲的秦剑,划伤王贲!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王之军势影响下,安提柯、德米特里的武力都有提升!

“保护将军!”

几个秦国都尉见王贲被安提柯、德米特里父子围攻,于是拔出秦剑,与安提柯父子鏖战。

刀光剑影,马其顿方阵一层层被削薄,而秦锐士也在马其顿方阵的攻势下,倒下一排又一排。

有秦锐士在地上翻滚,在混战中闯入马其顿方阵内部,拔出短剑,大肆杀戮!

持矛的马其顿士兵无法转过身来抵抗已攻至近身处的敌人,秦锐士用秦剑,割开马其顿士兵的腹部或腹股沟处!

王之军势下的马其顿将士,完全失去了痛觉,只知道拼命进攻,哪怕已被切腹取肠,却仍试图抓紧他们的武器。

战场之上,随处可见断臂残肢,还有粘稠的鲜血。

但总体上,马其顿方阵依然在向前推进,恐怖的超长长矛方阵,像是刺猬撞来,将秦军压退。

几十万秦军拥挤在玉门关以西三十里的戈壁上,因此秦军后退的空间有限!

要是秦军被逼到玉门关下,无路可退,有可能会完全溃败。

“天下间,无人可挡我的军势,这是绝对锋利之矛!”

“王伙骑兵,集结!”

“银盾兵,集结!”

亚历山大眼神战意高涨,开始集结王伙骑兵、银盾兵。

银盾兵同样排成马其顿方阵,临时交给攸美尼斯统领,亚历山大亲自统帅王伙骑兵,准备在混乱的战场上,于乱军之中,寻找秦军各个方阵之间的缝隙,然后进行穿插,直接斩了秦王政,一举拿下此战。

“王,对方的君王,比波斯的大流士三世,更有毅力,不会轻易临阵脱逃。即使您带兵杀到敌人后方,对方也会使用后备的部队,予以反击。”

攸美尼斯提醒亚历山大,秦王政比起波斯的皇帝大流士三世,更加英明,亚历山大想要以骑兵直取对方后军,迫使秦王政抛弃全军逃跑的计划,不见得可以实现。

亚历山大观察王翦的军势,王翦还在坚守,战场各处都是弥漫的沙尘,无法判断秦王政的位置。

亚历山大征战,多数情况下,会亲自冲锋陷阵,作战风格与唐太宗李世民相似。

虽然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很著名,但亚历山大更喜欢率领王伙骑兵,一决胜负,在万军之中,取敌皇帝首级。

亚历山大指向正在交战的冒顿军团和蒙恬军团:“不,我的目标不是秦王政,而是帮助冒顿取胜,那么我与冒顿的骑兵汇合,攻击秦军左后方,在我的军势下,秦军必败。”

亚历山大下定决心后,率领5000王伙骑兵、10000银盾兵,向冒顿单于的匈奴军团靠拢。

亚历山大合计15000名的精锐士卒,在几十万敌军之中,显得并不起眼,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万人方阵。

然而,在亚历山大的王之军势下,这支由15000人的高阶兵种组成的军团,可能是决定这场史诗级别会战的关键!

“这是王的砧锤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