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万唐军(2 / 5)

军关中,势必困难重重。

李绩盯着秦川地形图,仔细看了三天三夜,也找不出击败八万唐军的方法。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并不少见,但前提是建立在双方主将层次太大的基础之上。

八万唐军的武将,实力与张华带来攻略秦川的阵容,也不遑多让。

李绩看了三天三夜,最终恍然大悟:“如果我们能挡住八万唐军,大唐周围的势力,绝不会坐视不理。唐军灭掉我们,将会有三百万人口,我不信其他势力可以袖手旁观!”

“将气运交到别人手里,这种感觉还真是令人不安啊。”

张华认可李绩的判断,他在赌其他势力会介入这场大战。

八百里秦川群雄割据,并非独立的个体,各个势力相互影响。

张华攻灭匈奴汉国不久,唐军就开始集结,讨伐张华。

如果张华挡住了八万唐军,想必其他势力会插手这场战斗。

这就是李绩指出的唯一取胜之道。

“大唐东边是我们,西边是秦孝公,北边是……”

张华手指移到大唐北边的势力。

大唐周围有几个强大的势力,其中北边势力的领主名为安岳,手底下有不少骑兵,是唐军的强敌之一。

“你们可曾听闻此人?”

张华看向李绩、陈宫等人,后者尽皆摇头。

阎象推断:“或许是哪个时期的山贼或者豪强,因为运气极好,因此成为霸主之一。”

确实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史书上记载的人物只是历朝历代的佼佼者,真正的地方豪强数以万计。

如果有人运气极好,建立领地,发展为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的大势力,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空手套白狼,成为大势力之一。

花木兰插话:“此人来历不明,深居简出,只有心腹才能接近,我们的细作,也无法接触到此人。”

张华眉头紧锁。

唐玄宗、秦孝公都是狠角色,而安岳似乎是哪个朝代的地主豪强,来历不明。

“派出使节拜访秦孝公和安岳二人,游说他们出兵。”

张华主动派人去与另外两股强大的势力结盟。

公子扶苏、蒙恬曾经是张华的盟友,如今他们投靠秦孝公,双方有可以交涉的基础。

河洛那边,张华几乎全权委托给范仲淹治理,将主要精力放在攻略关中。

河洛是将来的政治中心,因此张华没有松懈。

根据范仲淹的消息,努尔哈赤与崇祯皇帝连战六十日,大小战斗数十场,调走进攻虎牢关的兵力,因此来自虎牢关方向的压力消失。

北边,孙策击败蒙古帝国第四怯薛长赤老温,势力扩张至太行山南麓,沿着太行山扩张。

孙策暂时没有南下的意图。

南边,陈胜、吴广的农民军还在与三个唐朝节度使交战,汝水流域战火不断,各地民心下降,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村庄爆发农民起义,汇入陈胜、吴广的起义军,陈胜、吴广势力更加强大,三个唐朝节度使组成的联军也无法镇压陈胜、吴广起义。

王凤继续在陈胜、吴广军中奋勇作战,成为陈胜军中的都尉。

夏镇招募的熊渠军终于出来了,夏镇居民看到一群骑着巨熊的骑兵向关中方向进发,目瞪口呆,不少夏镇的小孩子都被这群巨熊骑兵吓到哇哇大哭。

范仲淹在后方训练高阶兵种,为进军关中的张华补给。

张华也在华阴、临晋二县建造高级兵营,就地补充兵源。

八万唐军集结期间,张华的高级兵营已经在建设之中。

在夏镇招募的七阶兵种“熊渠军”,来到华阴县,被编入程咬金、牛进达的左右武卫营。

熊渠军,七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