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这边两个都还没学囫囵呢!求订阅收藏月票~(1 / 2)

不得不说,藤原佐为在小官子阶段下得相当顽强,连续找到了两个劫材,打得白棋不要不要的,差点逆风翻盘,好在褚赢沉得住气,最终并没有让佐为反败为胜。

“我认输了……”

佐为有些失落地闭上了眼睛一会儿,但还是很快回过神来,微微低头,作揖行礼。

“承让!多谢指教!”

棋局结束,就是代为执棋落子的时光和进藤光两人,也是长长吁气,整个人才从刚刚的紧张缓解过来!

这两位同为千年棋圣的存在,刚刚那一局对弈实在是太精彩,太惊心动魄了。

太强了!

“好了,我们现在来复盘一下吧……”

……

三月初。

陆神突然在国内国际顶级的数学期刊上发布了一篇十分有趣的数学论文。

论文标题为“一个基于围棋棋形策略的数学模型”,嗯,这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赫然是陆神,而第二作者则是傅俞。

这篇论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学界以及围棋界的关注,特别是正在十分痛苦地学习着两个基于棋路策略数学模型的职业棋士们,对相关的信息十分敏感,而在看到这一篇论文的时候,许多年纪稍大的前辈们更是一片哀嚎。

这边两个都还没学囫囵呢,怎么就又来了一个?!

嗯,这种痛苦不啻于曾经少年时期,他们因为学棋,没有在学业上碰到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

当然了,这种痛苦也只有想要进步的人才会体验到,至于一些拿到职业段位,一心想要发财的职业棋士们,他们完全不用去体验这个痛苦,凭借自己脑门上顶着的职业头衔,依旧可以在围棋这一越来越火热的行业领域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相信不用再过多久,他们就会为这个时候的短视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那就是被职业棋坛彻底淘汰掉,哪怕是围棋教培行业,这一些人也将彻底待不下去。

因为——

不论是傅俞发布的围棋棋路策略数学模型1.0、2.0版本,还是陆神发布的围棋棋形策略数学模型,都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职业棋坛学习和对弈的基础,特别是职业棋士!

尽管未来智能围棋能够承担起一部分教学,但它的智能化程度,依旧无法十分人性化地针对每位学习围棋的小孩各自的特点,进行传道解惑,例如教授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导棋,它就无法柔和到位地引导学棋者。

因此,未来的教学上,还需要大量的职业级棋士转职为教师,但这些职业棋士的教学必然是掌握了这些模型,并在这些模型基础上对学棋的孩子进行教学。

当然了,更多的职业棋士,必然会以强大的心在职业棋坛的赛场上不断前行,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创未来。

……

时间来到三月中旬,华夏围棋协会与苏省春兰集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春兰杯世界围棋大赛正式拉开序幕!

这一赛事也是世界棋坛上,最顶尖的围棋世界大赛之一!

它曾与r国主办的富士通杯,h国主办的lg杯、三星杯、bc信用卡杯,华夏台湾省主办的应氏杯并称为世界职业围棋六大杯赛。

春兰杯比赛棋手人数为24人。第一届棋手名额分布,华夏9人,r国6人,h国5人,台湾省2人,美洲1人,欧洲1人。

顺带一提,从第二届开始,前三强会占掉名额,华夏、r国和h国的名额各自减去一个,给三强腾位置。

这一次的春兰杯世界大赛上,傅俞也接受到了大赛的邀请。

在三月中旬的比赛只是大赛的第一、二轮比赛,第二阶段为当年11月举行的八强战和半决赛,第三阶段是第二年上半年举行的冠亚军决赛和第三四名比赛。

至于赛制,和之前傅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