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神族的后裔 前为 2536 字 2021-03-20

1997年秋,川省,华西医院。

医院外面的阶梯上,一位年轻的妈妈痛哭流涕地对着孩子下跪磕头。

“宝贝,对不起,是爸爸妈妈没用……”

年轻的妈妈岁数不大,约莫三十来岁,但是岁月却在她脸上留下了超越年龄的痕迹,皱纹显现,皮肤粗糙,就连明亮的眼睛里也充满了泪水。

“哇哇……”

孩子不过一岁多,刚学会走路,看到母亲下跪磕头也跟着哭了起来,只是精神萎靡,哭声也显低沉。

看到孩子哭起来,这位母亲又连忙起身,心疼地将孩子抱在怀里,娘俩哭在了一起。

“傻婆娘,你在干啥子。”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走了过来,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手里还捏着一叠医疗费用单,他是孩子的父亲,远远的看着老婆向孩子磕头,心有不满。

“儿子还在呢,磕什么头,吃饱了。”

听到责怪声,女人收起了哭声,抽泣着说道“他这么小,我不想他离开我们。”

男人刚毅的脸庞抽动了一下,接着长叹口气,他们原本是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儿子机灵可爱。然而这一切在两个月前发生了改变,那天儿子感冒发烧,送到医院却被查出是白血病,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两人瞬间崩溃。

孩子转院到华西医院,医生说除了换骨髓没有其他办法,但直到现在也未找到匹配的骨髓。亲人都劝他们放弃治疗,再生一个健康的,但是两人不肯放弃,坚持要治。每一次化疗就要上万元,很快家里的积蓄就花光了,又欠下二十几万的外债。

如今借来的钱也花完了,医院又在催缴费。夫妻两人一时拿不出钱,就只能给儿子办理了出院。走出医院那一刻,妈妈感觉到十分无助,无比绝望,她不知道孩子还能撑多久。

每想到这些妈妈就会大哭,没有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没有能力给他治病。她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儿子,这才有下跪磕头那一幕。

“回灌县,去青城山,上神仙岭。”男人双眼通红,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道。

女人听后,大声质问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相信那些偏方,那不过是山上道士们骗钱的把戏,能治好我的儿子吗?”

“那你说怎么办?”男人怒斥一声,缓了缓又平静说道“但凡还有其他办法我都不会这样做,所有亲戚朋友,能借钱的我都借了,治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没有配型成功,你说还能怎么办?”

男人眼中有泪花闪烁,看了看自己的孩子,他又强忍下去。

女人低头沉默,过了半响才无奈开口道“走吧。”

她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她和丈夫三十二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可以说是相当晚育了,好不容易有个儿子,却又患血癌,而今除了求助于偏方,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回灌县的客车上,女人紧紧地抱住孩子,男人在一边紧皱着眉头,一言不发,过了好久才嗫嚅着干裂的嘴唇说道“听说神仙岭的老道士很有本事,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县城里都有人慕名前去。”

“上次听说一个小孩得了疝气,老道士用螃蟹和草药热敷,一个月就给治好了。”

他似乎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给女人打气,旁边的女人却是冷冷的问道“癌症能治吗?”

“应该…可以吧…”

女人没有回应,只是心疼的望着已经睡熟的孩子,摸了摸他光光的头。

神仙岭,位于青城山后山,这是个仅有当地人才知晓的地名,原本是座无名山麓,却因为山上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奇怪的道士而被山下的村民称为神仙岭。

山下的村民得了病,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而是去山上的破道观,老道士给配几副草药,几乎都是药到病除。但是老道士有个特殊嗜好,看病不收钱却要一道能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