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明官制(2 / 3)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4301 字 2021-11-20

然会与土官发生激烈的冲突,臣认为当徐徐图之!”吏部尚书蹇义反对道。

朱瞻基不置可否,问道:“还有谁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来说一说,对错没有关系,只要言之有物就可供大家参考。”

“臣以为,不管是施行新政还是,做其他什么事情,首先要做的是厘清吏治,理顺朝廷上下的关系,只有上下一心,陛下才能如臂使指!”上海海关大使兼苏松巡抚周忱起身发言。

“陛下!臣觉得周恂如之言优待商榷,吏治一道需要常抓不懈,若是等到吏治澄清再进行新政推行,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况且旧制之下,官吏早已无法适应新政要求,正好借新政推行之际,对旧式官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考核,通过考核者继续为官,通不过考核者或贬官使用,或者削职为民。

如此一来,既厘清了吏治,又推行了新政何乐而不为也!”户部侍郎王佐出言反驳道。

一番话下来让朱瞻基不由对他刮目相看,看来能在史书留名之人没有一个是蠢材,就凭王公弼这番话,不说此人能力如何,最起码的官场嗅觉绝对不差。

接着又有几人发表了观点,大致上都是与吏治新政有关,并无多少新意,朱瞻基将目光看向了户部右侍郎唐三任,感受到皇帝的目光之后,唐三任知道该自己说话了。

“陛下!诸位同僚!不管我们要做什么,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比如一个知县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首辅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所有人都能各司其职,保证做到尽职守责,不做越界之事。

比如知县不能去做收税之事,税务官也不能审判案件,只有权责明确才能责任到人,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因为中枢改制之后的首要任务不是推行任何新政,而是立法!一部《大明官吏法则》,《法则》会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官员的明确权力与责任,要做到权责分明!”

“好一个权责分明,朕看这个立法就由三法司与内阁共同草拟,形成最终意见之后,报朕批准,任何官员在上任之前都要熟读《大明官吏法则》,知道自己上任之后的职责所在。

朕有一个要求,法律必须文字直白准确,朕看现在流行的白话话本的写作方式就不错,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条文描述清楚清楚,而不是卖弄文采,云山雾罩,让人钻法律的空子。”

“臣等领旨!”三法司的主官与内阁诸臣赶紧起身领旨。

众臣明白,这部法律就是为了给官员套上一个紧箍咒,只要大明政治制度不崩塌,皇帝只要监督官员有没有按照《大明官吏法则》做事就能对官员有效监督。

“说完这些,朕再说一下朕手中的锦衣卫与东厂的安排,新政改制之后,锦衣卫改制为国家安全部,主要负责随大明周边国家的监控,确保其他国家在对大明有非分之想时,大明能够做出及时反应。

东厂改制为内务部,负责大明国内的敌对势力监控与打击,同时对大明官员有监视之权,当然内务部没有抓捕之权,在掌握官员的不法证据之后,便将证据移交都察院,都察院向刑部下达批捕令!

朕知道诸位非常反感锦衣卫与东厂,不过各位扪心自问,若是朝臣都能安守本分,朕用得着花费这么大的精力组建锦衣卫与东厂吗?将锦衣卫与东厂的抓捕审讯之权去除,已经是朕对诸位爱卿的最大尊重!”

群臣很想说撤销锦衣卫与东厂,可是却无人敢说,这些人的屁股底下就没有几个是干净的,真要反对皇帝设置监督他们的机构,皇帝随时都能拿出他们不法的证据。

文官们经历了洪武、永乐两位强势的皇帝,一直都稳稳地压制着他们,好容易等到了仁宗一个愿意和他们合作的皇帝,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便驾鹤西去。

等来了当今登基,刚开始的表现确实让文官们觉得他们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