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授课(七)(2 / 2)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40 字 2021-09-20

不救?

那个时候百姓已经失去了一切能失去的东西,朝廷再开始救助是不是要花费更大精力和钱粮?”

这就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因为没钱,所以救灾迟缓;因为救灾迟缓,所以酿成了更大的祸患;因为出现了更大的祸患,所以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粮。

大明末年就是走向这样的恶性循环,直到最后轰然倒下!结果却便宜了关外的那群野猪皮。

学生都无法回答,朱瞻基叹了口气说道:“你们记住了,等你们主政一方的时候,遇到灾情,要第一时间想办法救援,无论是动员百姓自救,还是官府出面救助都要赶在第一时间开始救助。

这样灾情受到的损失才会最小,官府没钱不是理由,做为官府没有钱那是你这个主政者的失职。百姓们交了那么多的赋税,怎么到了官府这里就没钱了,钱去了哪里?

所以执政者首先要懂的是财税知识,如何征收赋税,既不伤民,还能充分赋税渠道。有钱才好办事,不能如现在的朝廷这般,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还有官员会实心做事吗?”

“陛下!学生觉得这蝗灾只是依靠人力捕捉,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人力才能抓到多少!”李昊对人力捕捉蝗虫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你说的对,单靠人力肯定不行,不行也得做,不能让百姓有绝望的感觉,每天抓蝗虫能够得到一点儿铜钱,这就是生活下去的动力。

不然百姓们面对着如此大的灾难,很容易产生悲观心理,寻短见也不是不会发生。让百姓去抓蝗虫就是给百姓一个希望,人有希望才不会变得麻木,才不会像是一具行尸走肉!”

“陛下,可有完全克制蝗虫的办法?”一名学生问。

“有!若是有几百万只鸭子,投入到田里,这些蝗虫就会成为鸭子的腹中餐。对于鸭子这种食量巨大的家禽,蝗虫是非常美味的食物。

朕已经让范安去房山州传朕的口谕,动员房山所有的养鸭户赶鸭入田,参与捕蝗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