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纸币(2 / 2)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36 字 2021-08-22

习惯,大明哪里有足够的银子做货币,更别说因为银子太多而发生贬值。

柳茂祥不知道,不代表朱瞻基不知道,任谁都想不到,大明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仅仅依靠朝贡贸易就获得了大量的白银,以至于在嘉靖年间就正式成为了大明的法定货币。等到隆万开海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海量的白银涌入大明,大明就开始成为白银黑洞。不管有多少白银进入大明,都被沉淀在了大户人家的地窖里。

这些进入大明的白银并没有起到货币应有的作用,相反的成为了大明财富流失的罪魁祸首。白银本身不过是一种比较稀有的金属,其价值的多少取决于能够换取多少生产出来的粮食、布匹等实用的商品。

一方面是大明的财富流失,海外贸易并没有给大明百姓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大明后期白银的购买力比起大明中期以前下降了好几倍。

贸易的精髓是在于互通有无,若是一味的追求白银,导致收支失衡,白银的涌入根本就无法改变大明的民生状况。

这也是朱瞻基要求宝船队的海外贸易,尽量以实物换货贸易为主,实在没有可用于交换的物资,首先考虑的是使用黄金交易,其次才是白银交易。

不过在新大陆的银矿与倭国石见银山没有发现之前,白银的币值还是非常坚挺的。大明皇家银行接下来将要推出的就是银币券,也就是储户将银币以活期的形式存入银行,会得到与银币相等的银币券,这些银币券既可以当做银行存单,也可以进行交易或者用来交税,购物。

这些银币券是不记名的,只要持有银币券就可以到银行换取银币,等到老百姓习惯了用银币券交易的时候,银币券才算是正式的推向了市场。

为了推进银币券的使用,朱瞻基打算在推出的时候,下一道圣旨,所有的商税缴纳必须要以银币券缴纳,银币券只有能够用来交税,官府能够回收,才能真正的流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