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临川四梦》(3 / 4)

花奖的演员,才会有这样的称号。

获得一次梅花奖的演员,被大家称为一度梅。

获得两次梅花奖的演员,被称为二度梅。

当初尚昌荣先生的成就让梅花奖特别设立了梅花大奖,为的就是表彰这位为京剧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艺术家。

而尚昌荣先生最让人称道的地方,虽然他收了不少的徒弟,但是他一直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尚派。

当初尚昌荣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非常谦虚的表示,目前的华夏京剧界,没有任何人可以开宗立派,因为他们的实力跟前辈们比,如同萤火之于月光。

这番言论,也让尚昌荣先生在京剧界的地位更加的超然了。

作为四大名旦现在唯一一个还健在的后代传人,尚昌荣先生的书法也是一绝。

这一次能够让尚先生亲笔写下这个节目的名字,真的可以说是倍感荣幸。

看着牌匾上的草书“最美华夏戏”五个大字,林桐不由的赞叹不已。

虽然他已经获得了郑板桥的书法,但是尚昌荣先生的书法比起郑板桥也是不遑多让。

张可笑着说道,“尚老师是华夏戏剧家协会,京剧协会的原主席,同时也是当今京剧界花脸流派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

看着这块来历不凡的牌匾,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尚昌荣先生对这个节目的期望,要知道,尚先生的字,可不是谁都能要的到的。

林桐笑着说道,“赶紧,把这块牌匾好好的珍藏起来!”

大师兄和二师姐两人小心翼翼的抬着牌匾,走出了房间。

“大家请坐!”

林桐示意大家坐下。

“今天,是我们这个节目的第一期,我的想法是,我们要选择一个剧种,然后让年轻人的方式,重新展示一下,几位先生给我们一个建议,我们应该做什么比较好呢?”

谷文玥先生笑着说道,“如果是第一个戏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用昆曲,毕竟昆曲是咱们戏曲的百戏之祖,而昆曲中最经典的就应该数《牡丹亭》了!”

一旁的李玉福先生点了点头,说道,“昆曲已经六百多年了,咱们京剧才二百年左右,按照我们现在的要求,学京剧之前,必须要先学昆曲,你必须要有昆曲的底子才行!”

夏雪有些好奇的问道,“李老师,为什么京剧演员首先要学昆曲呢?”

李玉福笑着说道,“刚才我也说了,昆曲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所有东西,不管是唱腔还是身段,都已经被一代一代的大师们研究到了极致,有这么好的老师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为什么不学呢,而且昆曲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到京剧当中来,就像刚才这个小孩说的,唱《贵妃醉酒》,需要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在昆曲中,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载歌载舞,边唱边动,所以,京剧演员先学昆曲打基础,然后再学京剧,就会感觉到驾轻就熟。”

“就像我的师父梅兰芳先生,他的昆曲水平是非常高超的,不管是《游园惊梦》还是《白蛇传》,都是非常的精彩!”

张可也是笑着说道,“既然你要在颐和园里拍,那就必须要唱《游园惊梦》了,游园嘛,对不对?”

另一边的谷文玥老师也是捏着兰花指,唱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果然,不但是京剧要学昆曲,就连评剧大师,也不会对昆曲这门艺术置若罔闻的。

林桐点了点头,说道,“说起《游园惊梦》,就不得不提起华夏明代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了。”

“汤老的《临川四梦》可以说是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了,《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剧在昆曲中,都是有的。”

林桐最终拍板说道,“行,那咱们第一期节目的大秀的创意素材,就是《临川四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