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谋》阶段…… 作者:京城浪子厚脸皮(2 / 4)

,苏家会如何。

如果没有这次布局,毫无疑问,因为布料褪色,苏家无力竞争皇商,又因为苏伯庸的瘫痪无力掌控大局,苏家大房实力大减,在于二房三房的内斗中落入下风。或许老太爷会弃卒保帅收回大房的权力,或许老太爷会死撑大房(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无论如何,苏家一番内斗不可避免。这时,外界乌家由一流布商晋级江宁唯一的顶级布商,未免苏家事后报复,一定会对苏家进行一定程度的压制,而苏家自身因为内斗和皇商落空消耗的资金,难免会进入防守状态,薛家和其他小家族跟在乌家后面分吃苏家丢弃的市场,同时一起打压苏家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至此,苏家由当初与乌家薛家并立的一流,被打回二流的结果基本成为必然。这种结果,应该是苏家无法接受的,起码老太公和苏檀儿无法接受,这时宁毅出现了,三人携手布局翻盘。

具体如何布局这里不详细讨论(实际上我还有几个关键点没有想透彻,不敢讨论),下一步分析一下,截止到新时代后,各方的倾向性(省去重复的)。

1苏家敌对目标锁定乌家,全部(或者是部分)攻击性武器指向乌家。

2乌家已成为皇商,并已借助此优势开始开辟新市场,同时本地内坐等苏家内讧即开始攻击,但此时发现布开始褪色。

3薛家及各小家族试探性攻击已开始,但是绝大部分家族仍在坐等苏家内讧。

4织造局与乌家亲密度略有上升(皇商嘛),但是立场依然不变。

在此之后,就是宁毅的摊牌了,也是争论的焦点所在。下面分析一下,如果不摊牌,结果如何。不摊牌,就是十日后乌家向织造局申请延期。而此时苏家最大的杀手,就是让乌家延期都申请不下来。为何?只需要在乌家申请后,用苏家在织造局的关系网,在织造局内放出乌家的布开始褪色了的消息,这么大的事谁敢贸然决定,必然会要求查验货物是否真的褪色,乌家如果承认褪色还好说,织造局上书请失察之罪并说明经过,罪过不算太大,然后苏家在京城的布置发动,乌家处于极度被动状态,但还有断尾求生的可能,即使求生也会元气大伤,损伤的部分被苏家薛家和其余小家族吃掉,因为苏家占先手,所以吃掉的比较多。如果乌家不承认褪色呢?搪塞过去?好吧,即使真的骗了织造局,但是织造局的领导心中不可能没有疑虑,别忘了,皇商大会已经过去一个来月了,乌家当初献上去的样布还在织造局或者内务府备案呢,再等几天一查验就知道了。真到那个时候,乌家在贡品上以次充好并且试图掩盖的论调就坐实了,你乌家一介商贾,还差点把织造局的领导拐带进欺君之罪的大案里,织造局的领导在上书请罪的同时,不把乌家的“罪行”添油加醋才怪,结果如何,不言而喻。这仅仅是苏家最简单的一记手段,是打击面最小的一个方法,这里仅是举例,如果想扩大打击面,有更多的方法。

接下来,重点所在,分析的是现在宁毅摊牌了,结果如何。

摊牌之后,结果只有两个,1乌家妥协了,2乌家不妥协。乌家妥协了就不多说了,说说乌家不妥协。

这里首先说说,樟脑球同学的设想,直接让织造局把苏家满门抓起来严刑拷问栽赃陷害等等,这些论调基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织造局不是东厂锦衣卫,根本没有抓人的权利,知府衙门的人也不是傻子,你砸几十万两几百万两要灭你对头满门的事谁也不敢做,而且就算那边真是傻子,康王世子公主的眼睛可是雪亮的,人家可以什么都看见了(该让他们看见的),你真以为能一手遮天?宋朝(或者类宋朝的武朝)那个时间段,风闻奏事可是很厉害的,没事御史们还要给你折腾点事出来呢,何况有了真凭实据。

好了,不靠谱的说完了,说说靠谱的。乌家不妥协,那么就一定要在10天内保证自己的翻盘行动完成,否则有很